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重症监护病房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干预研究 收藏
重症监护病房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干预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干预研究

作     者:曾翠 李六亿 贾会学 张秀月 侯铁英 宗志勇 李卫光 杨怀 杨芸 刘运喜 文建国 陆群 姜亦虹 谢金兰 吴安华 ZENG Cui;LI Liu-yi;JIA Hui-xue;ZHANG Xiu-yue;HOU Tie-ying;ZONG Zhi-yong;LI Wei-guang;YANG Huai;YANG Yun;LIU Yun-xi;WEN Jian-guo;LU Qun;JIANG Yi-hong;XIE Jin-lan;WU An-hua

作者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100034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110004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00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5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南京210008 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1 

基  金: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项目(CHA-2012-XSPX-0629-1) 

出 版 物:《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年 卷 期:2015年第14卷第8期

页      码:535-539页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设计、多中心合作的方法,对全国41所医院54个ICU进行研究,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所有入住ICU并留置中央静脉导管(CVC)的患者作为监测对象。2013年10月—2014年3月收集基线资料作为干预前资料;2014年4—9月各参与医院进行干预措施的持续推广,此间收集的资料作为干预后资料,对干预前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后中央静脉导管使用率(44.18%VS4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P=0.019)。干预前后CLABS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及95%CI为0.82(0.59-1.13),P=0.10]。干预前后置管部位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64,P<0.001),干预后股静脉置管(17.25%VS 13.72%)及两个及以上部位置管(2.27%VS 1.44%)的置管比例有所降低。干预后,手卫生的执行率和正确率分别为79.73%、91.47%,均高于干预前的76.14%、74.26%(均P<0.001);干预前后皮肤消毒剂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1,P<0.001),其中氯己定乙醇所占比例升高(29.62%VS 50.56%)。除每日评估并记录外,其他防控措施的依从性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使用无菌大铺巾、置管者着装合格、端口消毒合格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插管干预和维护干预两者结合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得到有效落实,但其对CLABSI的干预效果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主 题 词:中央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集束化干预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类] 100401[100401] 10[医学] 

D O I:10.3969/j.issn.1671-9638.2015.08.007

馆 藏 号:20384378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