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教师法》修订的基本立场和总体思路 收藏
论《教师法》修订的基本立场和总体思路

论《教师法》修订的基本立场和总体思路

作     者:湛中乐 靳澜涛 ZHAN Zhong-le;JIN Lan-tao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争议与公法救济研究”(16JJD82000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权益保障制度研究与《教师法》修订研究”(SZ201901) 

出 版 物:《教师发展研究》 (Teacher Development Research)

年 卷 期:2019年第3卷第4期

页      码:18-25页

摘      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从立法重心、调控视角、规则设计、法律衔接等四个方面明确总体思路。首先,在立法重心上,应紧密围绕“保障教师权益”这一中心轴而展开,包括分类规定教师身份的法律定位;明确教师的知情权、法律救济权并新增兜底条款;健全教师申诉制度,确保教师权益受损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济。其次,在调控视角上,应转变“为管理者立法”的思维定式,坚持“教师本位”的立场,既要在具体条款上注重教师权利和义务的对应性,也要在内部结构上整合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等三章,体现教师发展的过程化与动态化,并提高第八章法律责任的针对性,强化法律体系的逻辑自洽性。再次,在规则设计上,应顺应社会新变化,体现新时代教育政策改革的新成果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想,不仅要在个别语句的表述上做到与时俱进,而且要从严格教师职业准入门槛、改革教师职级晋升体系、健全教师荣誉表彰制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标准等几个方面,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最后,在法律衔接上,应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制定的基础与依据,也要注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其他关联立法的有机衔接,既要在总则层面作整体性布置,更要在规则设计上保持一定的弹性,给低位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预留空间。

主 题 词:《教师法》修订 《教育法》 教师权利 依法治教 教师申诉制度 教育法治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类] 03[法学] 030103[030103] 

D O I:10.19618/j.cnki.issn2096-319x.2019.04.002

馆 藏 号:20387153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