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非典型发光化合物的簇聚诱导发光 收藏
非典型发光化合物的簇聚诱导发光

非典型发光化合物的簇聚诱导发光

作     者:陈晓红 王允中 张永明 袁望章 Xiaohong Chen;Yunzhong Wang;Yongming Zhang;Wangzhang Yuan

作者机构:华北电力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北京102206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市电气绝缘与热老化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822303) 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No.BX20190112)资助 

出 版 物:《化学进展》 (Progress in Chemistry)

年 卷 期:2019年第31卷第11期

页      码:1560-1575页

摘      要:不含大共轭结构的非典型发光化合物因其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前景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非典型发光化合物的结构通常含有N、O、S、P等杂原子,C≡N、C=O、C=C等不饱和单元,及相应的组合功能团(如羟基、胺基、酯基、酐、酰胺、脲基、肟基、砜基等)。近年来,尽管这一领域正快速发展,其发光机理仍存争议。前期,我们提出了簇聚诱导发光(CTE)机理,即含π电子和/或孤对(n)电子的非典型生色团的簇聚及其带来的空间共轭使体系离域扩展,构象刚硬化;同时,其他分子内/间相互作用也有利于簇生色团的刚硬化,从而易于受激发射。基于CTE机理,本文综述了非典型发光化合物的发光特性,包括浓度增强发光、聚集诱导发光(AIE)、激发波长依赖性及磷光发射。CTE机理可合理解释天然产物、合成化合物、生物分子等不同体系的光物理行为,并可用来指导发现和设计新的非典型发光化合物。本文总结了上述不同体系的发展,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主 题 词:非典型发光化合物 簇聚诱导发光 磷光 空间共轭 构象刚硬化 

学科分类:081704[081704] 07[理学] 070304[070304] 08[工学] 0817[工学-轻工类] 070303[070303] 0703[理学-化学类] 

核心收录:

D O I:10.7536/PC190812

馆 藏 号:20387153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