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盆地中新生代演化机制电性特征分析 收藏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盆地中新生代演化机制电性特征分析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盆地中新生代演化机制电性特征分析

作     者:徐志敏 辛会翠 李晋 吕扶君 XU Zhimin;XIN Huicui;LI Jin;LU Fujun

作者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承德067000 湖南师范大学智能计算与语言信息处理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1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0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40411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8JJ2258)联合资助成果 

出 版 物:《地质学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9年第93卷第12期

页      码:3282-3298页

摘      要: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控制形成的山间断陷盆地,由于盆地中生代沉积了大范围的侏罗系地层,因此盆地内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众多学者对柴达木盆地的构造演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受限于盆地的山盆耦合模式,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前地带大多是地震的空白区,仅在局部获得了地震勘探资料,但资料品质较差。由于缺乏详细资料,关于该区域构造演化的研究没能深入开展,盆地内部构造演化的研究主要在构造背景和构造格架上,对于构造的细节没有得到解析。本文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探测大柴旦地区盆地地质特征,基于三维非线性共轭梯度(3D-NLCG)反演算法,获得研究区三维电性模型,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盆地构造演化,结果表明:三维电性模型揭示了柴北缘地区盆地中生代以拉张为主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新生代以喜山构造活动为主产生一系列挤压为主的冲断构造,造成早侏罗系-晚白垩系地层的局部缺失等地质活动的盆地演化动力学电性特征。

主 题 词:柴达木盆地 构造演化 大地电磁反演 三维电性模型 电性特征 

学科分类:081803[081803] 08[工学] 0818[工学-交通运输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9141

馆 藏 号:20387198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