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喀斯特断陷盆地典型林地土壤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研究 收藏
喀斯特断陷盆地典型林地土壤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研究

喀斯特断陷盆地典型林地土壤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研究

作     者:孙永磊 卢泽洋 周金星 庞丹波 刘玉国 关颖慧 Sun Yonglei;Lu Zeyang;Zhou Jinxing;Pang Danbo;Liu Yuguo;Guan Yinghui

作者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云南建水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100091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504、2016YFC0502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58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4ZD006、CAFYBB2016QB020) 

出 版 物:《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0年第42卷第2期

页      码:40-48页

摘      要:【目的】土壤酶参与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本文以喀斯特断陷盆地3种典型林地为研究对象,探究林地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植被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喀斯特断陷盆地云南松林、桉树林和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林地土壤酶活性及其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1)3种林地土壤pH介于5.47~6.03之间,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密度,云南松林显著高于桉树林和次生林(P 云南松林>桉树林的规律。(2)3种林地0~10 cm土层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为次生林>桉树林>云南松林,而10~20 cm土层呈现相反的规律。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均为次生林最高,云南松林次之,桉树林最低。此外,林地各土层间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 铵态氮(32.9%)>速效磷(24.3%)>土壤密度(12.6%)>全氮(7.9%)>pH(5.5%)。【结论】综上分析表明,有机碳、铵态氮等是影响研究区内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指标,在断陷盆地林地土壤肥力和酶活性恢复方面,次生林最佳,而云南松林的优势高于桉树林。

主 题 词:断陷盆地 典型林地 土壤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冗余分析 

学科分类:0830[工学-生物工程类] 082802[082802] 090707[090707] 0907[农学-草药学] 08[工学] 0828[工学-建筑类] 0829[工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2171/j.1000−1522.20180328

馆 藏 号:20388424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