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海拔大规模铁路隧道群防灾疏散救援工程关键技术探讨 收藏
高海拔大规模铁路隧道群防灾疏散救援工程关键技术探讨

高海拔大规模铁路隧道群防灾疏散救援工程关键技术探讨

作     者:王明年 郭晓晗 崔鹏 于丽 WANG Mingnian;GUO Xiaohan;CUI Peng;YU Li

作者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31 

基  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JY0566) 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XZ201801-GB-07)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2015-21)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云交科教便 6号)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创业项目(2018RZ0109) 

出 版 物:《现代隧道技术》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0年第57卷第1期

页      码:1-7页

摘      要:随着铁路路网向西部地区扩展,高海拔铁路隧道数量显著增加。高海拔地区具有低气压、低温和低含氧量的特点,且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烟气扩散速度加快,但人员疏散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受困人员的生命安全。鉴于此,文章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手段,给出了铁路隧道群划分标准,洞口间距小于250 m定义为毗邻铁路隧道群,洞口间距大于250 m小于400 m定义为连续铁路隧道群;探明了高海拔地区人员疏散能力下降规律,海拔每升高1000 m,人员疏散能力相较平原地区约下降11.28%;得到了考虑坡度和海拔高度的人员疏散能力综合折减系数;综合考虑海拔高度、坡度等因素,给出了紧急救援站上下坡方向隔离区长度分别应不小于700 m和200 m的建议;依据烟气扩散规律和人员疏散能力等参数,给出了洞内外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和避难所等防灾救援土建结构的设计建议,提出了适用于高海拔铁路隧道的救援模式。

主 题 词:铁路隧道 防灾救援关键技术 现场实验 理论分析 数值计算 高海拔 

学科分类:081406[081406] 08[工学] 0837[0837]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814[工学-地质类] 082301[082301] 0823[工学-农业工程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807/j.cnki.mtt.2020.01.001

馆 藏 号:20388550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