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视知觉的交通可变标志信息认度评价 收藏
基于视知觉的交通可变标志信息认度评价

基于视知觉的交通可变标志信息认度评价

作     者:刘伟 杜建玮 陈科全 LIU Wei;DU Jian-wei;CHEN Ke-quan

作者机构: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400074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基  金: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项目(cstc2015shms-ztzx30015) 城市交通管理集成与优化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项目(2017KFKT08) 

出 版 物:《中国公路学报》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年 卷 期:2020年第33卷第1期

页      码:163-171页

摘      要:交通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s,VMS)作为交通信息动态发布设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管理中。由于VMS发布的图符信息数量及大小等缺乏标准,无法衡量发布信息是否有效传递给了驾驶人。为了准确度量VMS发布信息的视认有效性,基于驾驶人视知觉理论和VMS识别过程的特征,建立VMS信息量的量化方法,提出VMS认度概念。根据影响静态VMS有效视认的信息量、驾驶人动视力、车速等因素,以认度率为评价指标,建立信息量-认度评价模型;对影响动态VMS有效视认的屏幕信息滚动周期、视认冗余距离等因素,以周期有效度为评价指标,构建周期-认度评价模型。然后,通过视觉信息获取试验,将1s时间内人眼可获取信息量与实际信息量的比值作为可获取信息系数:当信息量在50比特内,测试对象可获取信息系数最大,可获取信息系数趋于常数1;当信息量增加至56~105比特时,测试对象可获取信息系数呈指数骤减,随后趋于稳定(人眼可获取信息系数ρ=0.22±0.02)。最后,通过对实际道路中驾驶人对VMS信息获取情况的调查,采用认度评价模型与驾驶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当静态VMS信息量大于90比特时,信息量轻微过载,驾驶人无法准确获取标志信息;当动态VMS标志周期有效度小于0.9时,驾驶人无法完整视认标志。该认度评价方法经过路测试验验证,可为VMS设计、信息发布管理提供参考。

主 题 词:交通工程 VMS 认度 知觉理论 评价指标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303[082303] 082302[082302] 0823[工学-农业工程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9721/j.cnki.1001-7372.2020.01.017

馆 藏 号:20388579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