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CT值赋值法对脑转移瘤放疗剂量计算影响的研究 收藏
不同CT值赋值法对脑转移瘤放疗剂量计算影响的研究

不同CT值赋值法对脑转移瘤放疗剂量计算影响的研究

作     者:任建新 巩贯忠 马星民 姚鑫森 尹勇 Ren Jianxin;Gong Guanzhong;Ma Xingmin;Yao Xinsen;Yin Yong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430072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物理技术科济南250117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衡阳421001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113202)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GSF118006) 

出 版 物:《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年 卷 期:2020年第40卷第1期

页      码:26-31页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CT值赋值法对脑转移瘤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影响,为基于磁共振(MR)图像进行放疗计划设计提供基础。方法选取35例接受放疗的脑转移瘤患者,每位患者在放疗前同一天分别进行CT和MR模拟定位,基于CT图像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为原计划Plan1。将CT图像和MR图像刚性配准,在CT和MR图像上勾画主要的组织和器官,计算各组织器官的群体化CT值。基于CT图像,采用3种CT值赋值法生成3组伪CT,分别为:全组织赋予140 HU;空腔、骨骼和软组织分别赋予-700、700和20 HU;不同组织器官分别赋予群体化的CT值。Plan1在3组伪CT上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分别获得Plan2、Plan3、Plan4,然后比较这3组计划和Plan1的剂量学差异。结果骨骼、空腔平均CT值分别为(735.3±68.0)、(-723.9±27.0)HU,软组织的平均CT值基本分布在-70~70 HU。Plan2、Plan3、Plan4相比Plan1的剂量差异依次减小,在剂量指标比较中,眼晶状体最大剂量差异最大,分别可达5.0%以上、1.5%~2.0%、1.0%~1.5%,其余剂量指标差异的95%置信区间上限基本不超过2.0%、1.2%、0.8%。在像素点剂量比较中,局部靶区病例中差异>1%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靠近射野的皮肤处,而全脑靶区病例中主要分布在骨骼与空腔、软组织交界处,以及靠近射野的皮肤处。此外,CT值赋值法在3D-CRT的剂量学差异大于IMRT,在全脑靶区病例大于局部靶区病例。结论不同CT值赋值法对脑转移瘤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影响显著,对骨骼、空腔和软组织赋予合适CT值,剂量计算偏差可基本控制于1.2%以内,而对各组织器官赋予群体化的CT值,可进一步将偏差控制于0.8%以内,满足临床要求。

主 题 词:脑转移瘤 CT值 伪CT 剂量比较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4[100214]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0.01.004

馆 藏 号:20388953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