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 收藏
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

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

作     者:李松凯 倪斌 张军华 蓝旭 甄平 赵卫东 Li Songkai;Ni Bin;Zhang Junhua;Lan Xu;Zhen Ping;Zhao Weidong

作者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730050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755) 

出 版 物:《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年 卷 期:2015年第35卷第6期

页      码:656-662页

摘      要:目的 自行研制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评价其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应用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取46套正常寰枢椎CT三维重建片,测量寰椎侧块关节面矢状径、横径,枢椎侧块关节面矢状径、横径,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高度.以此为依据,设计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取6具新鲜尸体枕颈部(C0~C4)标本.测量1.5 N·m载荷下C1.2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标本按随机顺序,依次测量完整状态、不稳状态(齿突周围韧带切除)及经寰枢关节螺钉+Gallie钢丝、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C1+C2+cage)固定后的三维运动范围.结果 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高度为(3.04±0.46) mm.融合器的相应宽度/长度分别设计为8/11、9/12、10/13 mm,高度设计为3.5、4.0、4.5 mm.三种内固定方式的运动范围均小于完整状态和不稳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1+C2+cage内固定在三种内固定方式中侧屈、旋转方向的运动范围最小,在屈伸方向运动范围最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1+C2+cage内固定具有与目前常用的寰枢椎内固定方式相当的稳定性,并能够提供额外的寰枢椎植骨融合点,可作为寰椎后弓缺如患者寰枢椎融合方式的一种选择.

主 题 词:生物力学 内固定器 寰枢关节 脊柱融合术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0[100210]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5.06.010

馆 藏 号:20388986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