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师离席的世纪——柯文辉访谈录 收藏
大师离席的世纪——柯文辉访谈录

大师离席的世纪——柯文辉访谈录

作     者:柯文辉 

作者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 版 物:《明日风尚》 (MING(Attitude))

年 卷 期:2014年第12期

页      码:54-57页

摘      要:当年出洋留学的学生,多数都没有完成汉文化基本教育要理清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要有哲学家气质的学者。上世纪80年以后的研究生、博士、只懂些洋八股。人在中国,说的却是西话。学院的教育方式,是把天才和无才者都造成中下等的画家。庸才循序渐进,天才则是跳跃性进步,但他们同在一个班级,按同样的教学进度,结果变成了冬青树,一样高。20世纪所有的外来艺术种类,电影、版画、油画、电视、甚至包括体育,都只有名人和明星,但是没有诞生真正的学者。田汉被称为电影的保姆,也是个好诗人,但不是好学者。这是因为当时留学海外的那批人,只有两类:一类是富家少爷,如刘海粟,在国外游学,没读什么书;一类是穷学生,闭门读书,志在拿文凭,好回国当教授。他们的知识结构都有严重的缺陷。晚清的中国书画看似繁荣。

主 题 词:中国美术史 洋八股 艺术种类 文辉 中国书画 教育方式 刘海粟 跳跃性 成汉 田汉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207[060207] 0602[0602] 

馆 藏 号:20389051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