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沁水盆地东部武乡区块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收藏
沁水盆地东部武乡区块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沁水盆地东部武乡区块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作     者:曹磊 郭英海 CAO Lei;GUO Yinghai

作者机构: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6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煤系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6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 

基  金:山西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MQ2014-02) 

出 版 物:《煤炭科学技术》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0年第48卷第4期

页      码:230-236页

摘      要:沁水盆地东部武乡区块煤系伴生泥页岩广泛发育,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加强该区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对页岩含气性评价以及实现煤层气、页岩气合探共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武乡区块X井二叠系山西组泥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液氮试验手段对沁水盆地东部武乡地区X井泥页岩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武乡区块泥页岩样品吸附曲线呈倒S型,属于Brunauer分类方案中的Ⅱ型曲线。其脱附回线属于IUPAC分类方案中的H2型(兼具H1型及H3型),属De Boer分类方案中的B型(兼具E型及C型)。主要发育裂缝型孔,墨水瓶型孔次之,分选性好,开放型孔较少,连通性较差;目标层属于页岩气较差的储层段,不利于储层的吸附、扩散和渗透,但经压裂改造可改善;压汞试验测得泥页岩主要大量发育孔径在5~7 nm及15 nm左右的孔隙,液氮试验测得沁水盆地武乡区块泥页岩孔隙孔径集中分布在1.18 nm左右;BET比表面积为10.022~15.454 m2/g,平均值约为13.342 m2/g,其中微孔是泥页岩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孔隙直径分布在5.56~6.50 nm,平均值为5.75 nm,平均孔径在中孔范围内。总孔隙体积在0.008 12~0.012 54 cm3/g,平均孔体积为0.01 cm3/g。综合液氮压汞的试验分析结果可知,武乡地区X井山西组泥页岩孔隙中主要发育<50 nm的孔,其中2~50 nm的孔是总孔体积的主要贡献者。

主 题 词:泥页岩 孔隙结构 高压压汞 低温液氮 

学科分类:081803[081803] 08[工学] 0818[工学-交通运输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199/j.cnki.cst.2020.04.027

馆 藏 号:20390880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