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五毒”——具象符号的奥妙组合 收藏
“五毒”——具象符号的奥妙组合

“五毒”——具象符号的奥妙组合

作     者:炎轩 

作者机构:戏剧艺术 

出 版 物:《戏剧艺术》 (Theatre Arts)

年 卷 期:1992年第1期

页      码:151-152页

摘      要:李辛儒在《美术史论》1991年第4期发表的《生殖崇拜文化的子遗》一文中论述了“五毒”问题。所谓“五毒”,就是以青蛙为主,蝎子、壁虎、蛇、蜈蚣四条虫子分布四周或集居蛙背的图案。这是在北京、河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流传很广的民俗美术品。这种工艺品在陕西一带用作祈嗣活动的吉祥物,端午节礼品和新娘的贴身佩饰品和花轿的护轿符。八十年代的“五毒”刺绣裹肚、马甲,制作精美,屡见不鲜。但“五毒”在北京等地的端午风俗中被视为灾病的化身,著名的“倒灾图”就是一例,一个倒置的葫芦口中倒出五只虫子仓惶逃窜,人们还要在每只头上扎一根针,意将“五毒”钉死,不准他们伤害于人。这显然是一个千古奇冤。“毒”字在中国古代并不专门表示有害的事物。老子《道德经·51章》有“亭之毒之”一语。亭谓品其形,毒谓成其质。毒,化育也。古毒、育音义通。唐代的文书碑记中还保留着毒为化育的古义。结合“五毒”

主 题 词:具象 生殖崇拜文化 八十年代 工艺品 美术史论 中国古代 符号 端午节 道德经 美术品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3737/j.cnki.ta.1992.01.034

馆 藏 号:20391577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