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杜甫从秦州到巴蜀荆湘的地理感知与文化体验 收藏
杜甫从秦州到巴蜀荆湘的地理感知与文化体验

杜甫从秦州到巴蜀荆湘的地理感知与文化体验

作     者:田峰 

作者机构: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基  金: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3YJC751051)"唐代文学中的西域感知及地理意象"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中国韵文学刊》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年 卷 期:2016年第30卷第1期

页      码:11-17页

摘      要: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辞官离开关中,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西南漂泊生活,这段生活经历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使他的诗歌在题材方面颇多开拓,而且在艺术手法上更加高超。这当然与杜甫从秦州到荆湘独特的地理文化体验有关。杜甫对秦州的感知更多的是边塞文化,秦州的边塞气象在杜诗中较为独特,是清新秀丽与苦寒寂冷的矛盾统一;诗人对巴蜀的感知主要集中在成都和夔州,成都给诗人的感觉是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但作为军事界线与文化界线的西山一带令作者时刻觉得身处异域。杜甫对夔州的体验是地理的僻远与文化的疏离,这是诗人漂泊西南以来最为深刻的地理文化体验;杜甫对荆湘的感知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地理文化的南界。

主 题 词:杜甫 秦州 巴蜀 荆湘 地理 文化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D O I:10.16275/j.cnki.ywxk.2016.01.004

馆 藏 号:20392090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