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生物絮团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 收藏
生物絮团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生物絮团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     者:孙盛明 戈贤平 朱健 江晓浚 张武肖 SUN Shengming;GE Xianping;ZHU Jian;JIANG Xiaojun;ZHANG Wuxiao

作者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214081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无锡214081 

基  金: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A08XK01) 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华东养殖岗位(CARS-46-1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下游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25B07)共同资助 

出 版 物:《渔业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16年第37卷第2期

页      码:49-55页

摘      要: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设计4个不同C/N实验组,包括投喂基础饲料(C/N=8∶1)的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的处理组,其中将处理组的C/N分别调整为12∶1(C/N12)、16∶1(C/N16)和20∶1(C/N20)。结果显示,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肠道的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实验组中团头鲂肠道的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团头鲂养殖适宜的C/N应不低于16,该条件下形成的生物絮团能有效提高团头鲂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

主 题 词:生物絮团 团头鲂 碳氮比(C/N) 消化酶 免疫酶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1007[医学-药学类] 100705[100705] 07[理学] 071005[071005]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1758/yykxjz.20150412001

馆 藏 号:20393630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