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晚期风格”理论的三副面孔——一个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术语的流变 收藏
“晚期风格”理论的三副面孔——一个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术语的流变

“晚期风格”理论的三副面孔——一个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术语的流变

作     者:支宇 陈维 ZHI Yu;CHEN Wei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基  金: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中国美术七十年乡村叙事的区域分化、在地性与空间政治研究”(20YJA760114) 四川大学2019年春季创新火花库重大项目“中国当代美术七十年乡村叙事的区域分化与空间政治”(2019hhs-24) 四川省教育厅“视觉艺术与认知科学跨学科交叉课程建设”项目(SCGJ2018071)的前期成果 

出 版 物:《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0年第44卷第4期

页      码:156-161页

摘      要:在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史上,“晚期风格”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术语,后殖民主义批评家爱德华·W.萨义德、审美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提出了三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理论范式。比较而言,受萨义德《晚期风格》一书的影响,汉语批评界对阿恩海姆和阿多诺的“晚期风格”理论普遍重视不够。事实上,从阿恩海姆、阿多诺到萨义德,作为20世纪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术语,“晚期风格”分别呈现出审美心理学、否定辩证法和后殖民身份政治三副截然不同的理论面孔。厘清“晚期风格”理论的三副面孔对于深入理解和阐释音乐、文学、歌剧、电影等不同形态的文艺现象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主 题 词:晚期风格 爱德华·W.萨义德 鲁道夫·阿恩海姆 西奥多·阿多诺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13[艺术学] 1301[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类] 05[文学] 050101[050101] 

核心收录:

D O I:10.13715/j.cnki.jxupss.2020.04.026

馆 藏 号:20395448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