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土空间开发“源汇”格局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以杭州市11个排水分区为例 收藏
国土空间开发“源汇”格局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以杭州市11个排水分区为例

国土空间开发“源汇”格局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以杭州市11个排水分区为例

作     者:陈前虎 吴昊 CHEN Qianhu;WU Hao

作者机构: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  金:2016年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研究”(16ZDA018)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年 卷 期:2020年第44卷第7期

页      码:28-37页

摘      要:以杭州市11个排水分区为研究单元,借鉴防治大气污染科学中的"源"、"汇"概念,建立土地利用的"源汇指数"与景观格局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耦合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国土空间开发对城市河道水质的影响。结论为,杭州市河道水质总体呈现"南好北差"的区域格局特征,其中氨氮(NH3-N)、总磷(TP)与氧化还原电位(ORP)是主要影响指标;商业用地、道路广场、耕地与碎片化的汇类用地结构是河道污染物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但通过提高汇类用地的连接度、结合度与均匀度能起到有效的减缓作用;一个排水分区中满足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的源类用地控制占比应小于一定的阈值(本案杭州为33.3%);当景观破碎度高于n(本案杭州n值为0.85)时,汇类用地净化径流污染物的能力近乎丧失。这些结论为城市承载力研究和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理想的城市星状布局概念形态,并从源头、过程和末端三个层面提出了土地利用与治水的策略建议。

主 题 词:排水分区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河道水质 国土空间规划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083305[083305] 08[工学] 081303[081303]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833[0833] 083302[083302] 

核心收录:

D O I:10.11819/cpr20200705a

馆 藏 号:20396860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