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含气井下泵气液分离机理及系统设计方法 收藏
高含气井下泵气液分离机理及系统设计方法

高含气井下泵气液分离机理及系统设计方法

作     者:王筱磊 刘新福 周超 何鸿铭 张瑞强 Wang Xiaolei;Liu Xinfu;Zhou Chao;He Hongming;Zhang Ruiqiang

作者机构: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省青岛市266520 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东缘深层煤层气、煤系地层天然气整体开发示范”(2016ZX05065-001)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层气水平井防煤粉泵气液固三相流动态运行特性及其设计技术”(2019GSF109090)、“海上平台管式气液旋流分离特性分析及分离装置设计技术”(2019GHY112029) 

出 版 物:《石油机械》 (China Petroleum Machinery)

年 卷 期:2020年第48卷第9期

页      码:75-80页

摘      要:为了探讨高含气井下泵气液分离效果随各排采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非线性和非定常性的泵下气液分离流场气泡动力学模型,并依据数值求解结果分析环形分离腔室中两相流运移速度以及气泡上浮速度的动态变化状况,揭示了高含气井下泵气液分离机理,同时依据泵下气液分离系统计算模型量化分析了内外管径和分离腔室尺寸等随各排采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提出气液分离系统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含气井排采泵下气液分离系统的内外管径均随冲程、冲次和泵径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且受泵径的影响尤为明显;环形分离腔室的最大和最小长度只与冲次有关,且成反比例变化趋势;采用长冲程、低冲次和合理设计泵径原则时的气液分离系统效率最佳,在满足排水量要求时,可充分发挥系统气液分离作用,提高泵效并减小井下泵惯性、振动动载荷以及杆柱应力变化幅值。研究内容和结果可为高含气井下泵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主 题 词:井下泵 气液分离 气泡动力学 分离机理 环形分离腔室 气液两相流动 

学科分类:0820[工学-航空航天类] 08[工学] 082002[082002] 

D O I:10.16082/j.cnki.issn.1001-4578.2020.09.012

馆 藏 号:20397799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