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收藏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作     者:李松 王建民 张跃 朱凌飞 马居里 许雪莲 LI Song;WANG Jian-min;ZHANG Yue;ZHU Ling-fei;MA Ju-li;XU Xue-lian

作者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京100009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1 

基  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委托项目(决策咨询)"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JG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出 版 物:《艺术百家》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年 卷 期:2012年第28卷第5期

页      码:27-38,62页

摘      要: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它们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在节日中,各民族对自我的文化和社会进行反思并加以界定,个体由此获得对本民族历史和传统的一种认知和认同,社会生活也因此得以重新整合;再加上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民族节日在促进各族人民相互沟通、彼此尊重、共同团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出共享特性。这些共享节日,一方面是历史上各民族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结果,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各民族相互间文化交流的平台、文化认同的载体和交往互动的助力,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因此,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节日对于中华民族以及国家文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目前,中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但少数民族节日的衰弱、消失、变异现象仍然较为显著,国家节日文化建设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主 题 词:当代中国 少数民族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 国家文化建设 地位 意义 

学科分类: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3-9104.2012.05.006

馆 藏 号:20398065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