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垄作双深与株行配置对水稻光合作用、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收藏
垄作双深与株行配置对水稻光合作用、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垄作双深与株行配置对水稻光合作用、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作     者:康楷 刘丽华 秦猛 郑桂萍 张雪松 白重阳 赵爽 高小慧 Kang Kai;Liu Lihua;Qin Meng;Zheng Guiping;Zhang Xuesong;Bai Chongyang;Zhao Shuang;Gao Xiaohui

作者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基  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804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300104) 

出 版 物:《作物杂志》 (Crops)

年 卷 期:2020年第5期

页      码:164-169页

摘      要:针对水稻传统耕作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板结等问题,开展垄作双深耕作模式及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选用水稻品种齐粳10号,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垄作双深和常规平作2种耕作模式、4个株行配置,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平作相比,垄作双深处理的穗重和一次枝梗数分别显著增加7.88%和7.00%,灌浆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分别显著增加9.33%、14.81%、11.46%和27.09%。株行配置方面,株距15cm处理的穴穗重均极显著高于株距12cm处理,穗长随着株行距的减小而减小,株行距为12cm×(17~33)cm处理的穗数最大,平均显著高于其他株行配置12.87%。垄作双深与株行距为12cm×(17~33)cm互作处理产量最高(10 239.12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主 题 词:水稻 垄作双深 产量 株行配置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D O I: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5.024

馆 藏 号:20398254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