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representation概念在史学领域的接受及影响 收藏
论representation概念在史学领域的接受及影响

论representation概念在史学领域的接受及影响

作     者:金嵌雯 JIN Qian-wen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出 版 物:《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20年第36卷第3期

页      码:49-59页

摘      要:representation原是一个美学概念,近年来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史学作品当中。一般而言,representation有两种用法:一是指根据相似性的标准,对某物进行的描绘和刻画;二是指某种符号或图案,它象征着已不在场的事物替代原事物出场。柏拉图是相似论的忠实支持者,后世哲学家则多从事于对相似论的批判,史学理论家安克斯密特即可被视为其中的一员。在替代论的基础上,安克斯密特将representation一词引入历史领域,构成“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历史再现)。史学理论对历史再现的探讨,很大程度地揭示了历史书写中蕴含的“诗性”成分。海登·怀特和安克斯密特这两位重要的叙事主义史学理论家皆认为,正是被史家归于艺术层面的“形式”给予了历史以融贯性和条理性。“再现”观念于史学领域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西方历史意识的一些传统层面。

主 题 词:representation 历史再现 相似 替代 文体 

学科分类:060301[060301] 060203[060203] 06[历史学] 0602[0602] 0603[0603] 

D O I:10.16124/j.cnki.cn13-1390/c.2020.03.008

馆 藏 号:20398383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