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口黑鲈鱼种弹状病毒病的诊断 收藏
大口黑鲈鱼种弹状病毒病的诊断

大口黑鲈鱼种弹状病毒病的诊断

作     者:雷燕 戚瑞荣 崔龙波 肖洋 张文文 马家好 王雪鹏 LEI Yan;QI Rui-rong;CUI Long-bo;XIAO Yang;ZHANG Wen-wen;MA Jia-hao;WANG Xue-peng

作者机构: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15 广州金水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15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基  金: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J2013006)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C22072 2012F2002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14C190013) 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40774) 

出 版 物:《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Journal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5年第30卷第3期

页      码:305-308页

摘      要:对广东佛山一突发批量急性死亡现象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池塘中的患病大口黑鲈鱼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濒死的大口黑鲈在水面漫游,烂身、烂鳍,停止摄食,严重者体色发黑;解剖病鱼鳃有少量出血点,肝脏严重肿大、充血,脾脏肿大,胃肠空虚,肾脏肿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从病鱼肝脏、脾脏和肾脏中未分离到致病菌,也未检测到大量寄生虫;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肝脏、脾脏和肾脏均呈弥漫性坏死;参考Gen Bank中弹状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检测引物,以从自然发病鱼提取的DNA作为模板,检测结果显示,病鱼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片段相符的特异性产物;经过克隆测序比对显示,扩增条带的基因序列与杂交鳢弹状病毒(HSHV)、鳜鱼弹状病毒(SCRV)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9%、95.3%。因此,初步诊断引起大口黑鲈鱼种急性死亡的病原为弹状病毒。

主 题 词:大口黑鲈 弹状病毒 诊断 组织病理变化 

学科分类:090801[090801] 0908[0908] 0906[农学-水产类] 09[农学] 

D O I:10.16535/j.cnki.dlhyxb.2015.03.013

馆 藏 号:20398636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