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走向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电影文化 收藏
走向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电影文化

走向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电影文化

作     者:张慧瑜 Zhang Huiyu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  金: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发展史研究(1905-2017)”(17BC047)的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

年 卷 期:2020年第1期

页      码:243-255页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要追求国家的现代化、工业化;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资本主义式的现代化、工业化,避免产生两极分化、社会垄断、分配不均、生态危机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这就使新中国文化带有两面性,对现代化、工业化的高度推崇和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强烈批判,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电影处在这种工业化、现代化的文化结构中。从新中国创立之初的挑战、左翼电影向人民电影的转型和不可见的主题变得可见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人民电影的基本特质,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思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发展逻辑。

主 题 词:人民电影 20世纪50年代 工业文化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类] 03[法学] 030204[030204] 030503[030503] 060206[060206] 06[历史学] 060207[060207] 0602[0602]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馆 藏 号:20398710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