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对立性之本与主体性渐显——1932年前的中国电影改编研究 收藏
对立性之本与主体性渐显——1932年前的中国电影改编研究

对立性之本与主体性渐显——1932年前的中国电影改编研究

作     者:万传法 Wan Chuanfa

作者机构: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出 版 物:《电影艺术》 (Film Art)

年 卷 期:2020年第6期

页      码:118-124页

摘      要:1932年前的中国电影改编,若以《孤儿救祖记》为节点,可细分为两个阶段:1905—1923年,1924—1932年。虽时间都不算长,但此间却构建了早期中国电影改编的两大根本:一个是对立性基础,另一个是"主体"系统。对立性之本得益于早期中国电影改编的两大倾向,一是向戏曲靠拢,二是向文明戏、现代小说靠拢;而"主体性"的建立,则既得益于一种结构中国故事的方法论("家庭伦理"的结构方法)的发现,更得益于鸳鸯蝴蝶派文人的一种非凡贡献。

主 题 词:对立性呼吸 主体性渐显 文学性 情感性 世界性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207[060207] 0602[0602]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98791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