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CT引导下茎乳孔穿刺射频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操作技巧与疗效 收藏
CT引导下茎乳孔穿刺射频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操作技巧与疗效

CT引导下茎乳孔穿刺射频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操作技巧与疗效

作     者:黄冰 杜鑫丹 黄浩 林慧丹 姚明 张利 费勇 谢可越 Huang Bing;Du Xindan;Huang Hao;Lin Huidan;Yao Ming;Zhang Li;Fei Yong;Xie Keyue

作者机构: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浙江省嘉兴市314000 杭州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杭州市310006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杭州市310006 宁波市第一医院疼痛科宁波市315010 

基  金:浙江省社会公益类研发项目(LGF20H090021) 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项目(2016ZDA018) 

出 版 物:《中华疼痛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ology)

年 卷 期:2020年第16卷第5期

页      码:386-393页

摘      要: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治疗面肌痉挛的操作技巧与疗效。方法前瞻性观察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确诊为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42例,年龄、性别不限,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热凝治疗:患侧卧位,以CT对茎乳孔区进行层厚3 mm扫描,选取最佳穿刺层面并设计穿刺路径,然后沿所设计穿刺路径将射频穿刺针穿刺至患侧茎乳孔,用2 Hz低频电流(0.1~0.8 mA)测试出面部抽动后行标准射频治疗。期间连续观察患者鼓腮、闭眼情况,一旦患者患侧鼓腮稍漏气、闭眼时下睑稍费力即结束治疗。随访观察近、远期疗效与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在CT定位引导下将射频穿刺针精准地穿刺至茎乳孔,其中33例患者用0.1~0.8 mA电流可测试出面肌抽动,9例患者经调整针尖位置也于0.8 mA以下电流测试出阳性结果。经标准射频治疗,平均(81.2±6.4)℃,终止于该周期的第(24.4±4.7)s。治疗后患者面肌痉挛均完全消失,但均遗留Ⅱ~Ⅲ级面瘫;未见面部血肿,无颅内出血、感染、听力障碍等并发症及死亡发生。随访1~15个月,有3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第9、11、12个月时出现面肌痉挛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法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但会出现不同程度面瘫,熟悉茎乳孔解剖,掌握操作技巧可避免严重面瘫发生。

主 题 词:面肌痉挛 射频消融 茎乳孔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4[100204] 10[医学] 

D O I:10.3760/cma.j.cn101658-20200108-00005

馆 藏 号:20399077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