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双评价”视角下基于FLUS模型的武汉大都市区土地利用模拟和城镇开发边... 收藏
“双评价”视角下基于FLUS模型的武汉大都市区土地利用模拟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双评价”视角下基于FLUS模型的武汉大都市区土地利用模拟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作     者:赵轩 彭建东 樊智宇 杨晨 杨红 ZHAO Xuan;PENG Jiandong;FAN Zhiyu;YANG Chen;YANG Hong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430072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武汉43007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70842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M602357) 

出 版 物:《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年 卷 期:2020年第22卷第11期

页      码:2212-2226页

摘      要: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对于保障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现有研究多以规划实践的技术探讨为主,但对资源环境的定量化评估不足,且较少在大都市区尺度开展研究。本文以武汉大都市区为研究案例,提出在耦合多种要素构建"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FLUS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模拟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等对结果进行分析校验。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模拟KAPPA系数为0.95,总体精度为0.96,能较好的反映未来用地变化情况,且结果显示城镇建设用地呈蔓延式扩张,有必要通过划定边界来控制城镇开发;②根据模拟结果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能够避免城镇建设集中占用生态或农业价值较高的区域,并在优化形态的基础上改善武汉大都市区的城镇空间布局,有很强的适用性;③驱动体系评价表明,相较于单一因子库,"双评价"因子库精度更高,且更能优化景观格局,促进建设用地斑块集聚发展并填补建成区空白,更符合区域发展诉求;④扩张结果评价表明划定结果与武汉大都市区的未来发展模式吻合,未来空间管控应重点关注临空港片区、阳逻片区、光谷-未来城片区、纸坊片区扩张的潜在价值。本研究验证了FLUS模型在武汉大都市区内应用的有效性,为规划管控及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主 题 词:土地利用模拟 城镇开发边界 双评价 FLUS模型 武汉大都市区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管控 区域协同发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08[工学] 081303[081303]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120405[120405] 0833[0833] 083302[083302] 

核心收录:

D O I:10.12082/dqxxkx.2020.200137

馆 藏 号:20399079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