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CT引导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上胸段带状疱疹后神... 收藏
CT引导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上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CT引导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上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     者:杜鑫丹 徐露露 张铁山 赵文胜 黄冰 Du Xindan;Xu Lulu;Zhang Tieshan;Zhao Wensheng;Huang Bing

作者机构: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杭州310003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314000 

基  金: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018041035-2) 

出 版 物:《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年 卷 期:2020年第19卷第12期

页      码:1169-1174页

摘      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行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胸1~胸3脊神经支配区(上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和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31例顽固性上胸段PHN患者,于俯卧位CT拍摄定位像后用脊柱模式层厚3 mm对上胸段行轴位扫描,从所得图像中选取含椎间孔和肋横突关节的层面并设计穿刺路径,将射频穿刺针按设计的穿刺路径穿刺至相应椎间孔,高、低频电流刺激测试确认后行90℃、180 s射频热凝治疗。术前、术后3 h、1周、1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疼痛程度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结果31例患者射频热凝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疼痛区皮肤感觉减退,VAS评分术后3 h、1周、1个月分别为(2.74±0.69)、(2.68±0.70)、(2.45±0.51)分,低于术前的(5.94±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80、18.80和16.44,均P<0.01);术前VAS均≥5分,术后随访1个月均≤3分。SDS评分术后1周、1个月分别为(47.7±4.4)和(48.1±4.8)分,低于治疗前的(5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5和5.86,均P<0.01);术前中、重度抑郁者13例,术后1个月轻度抑郁者5例,无中、重度抑郁者。术中鼻导管吸氧下均未出现低氧血症;19例术中出现高血压经乌拉地尔(12.5~50.0 mg)治疗后血压<基础血压的20%并<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无气胸及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CT引导下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可有效改善顽固性上胸段PHN,安全性较好。

主 题 词: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电凝术 射频热凝 CT引导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6[100206] 10[医学] 

D O I:10.3760/cma.j.cn114798-20200519-00594

馆 藏 号:20399595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