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对创意和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强。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不仅有助于他们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还能提升设计的独特性和竞争力。创意思维的培养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重视创意思维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摘要:2023—2024年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蓝图中地位日益凸显,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陆续推出。动漫游戏作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形态多样、实践丰富,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共生,与文化传承发展创新共融。文章通过梳理2023—2024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环境、概述重点领域的发展态势、展望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推动动漫游戏产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论述乡村创意环境营造的常见误区,如以商业化诉求为主导、内容同质化与表面化、缺乏优势整合、忽视村民的主体地位,梳理乡村创意环境营造的逻辑,包括诉求、思维、优势、主体,随后以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马岭村为例,阐释如何以振兴乡村为诉求,以差异、集成与拓展为思维,以在地独特性为优势,以村民为主体,实现乡村创意环境营造,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幼儿自然艺术游戏是专门为幼儿园儿童设计和开展的,以幼儿园周围或园内自然环境为依托,将自然元素和艺术创作及游戏形式相结合的活动。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认为,儿童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这是儿童的天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间剪纸艺术面临着传承困难、受众减少等问题。文章探讨了动漫传播作为现代传播手段在剪纸艺术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民间剪纸动漫化传播的特点与优势,结合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探讨了如何利用动漫这一现代媒介来保护和传承民间剪纸艺术。研究表明,动漫传播不仅能有效促进剪纸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还能赋予其新的文化表达形式,使之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地区的发展摆脱了资源分配层面的局限,转为通过区域个性化来加强地区的竞争力。从这一时期开始,区域发展的视角开始从开发与增长为导向过渡到文化与环境为导向,价值观也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移。以地区博物馆为基础的居民参与型城市旅游业为地区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地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进行调查,分析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评价指标,以期指导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在突出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将谋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全面促进文化消费。
摘要:民国是中国广告的转型期,基于彼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西方广告的冲击,从而对广告的传播形态及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民国时期的广告发轫于中国本土,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染,显露出多重文化面相。同时,彼时的民族矛盾与独立斗争,也赋予了广告以鲜明的民族色彩。本文结合民国广告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特征,探求民国广告的传播形态,从而揭示出民国广告的民族文化价值。
摘要: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纸质材料的应用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深远的意义。纸张不仅作为一种传统的书写和印刷媒介,而且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纸张的物理特性、可塑性以及与环境互动性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纸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多维应用。本文旨在探讨纸张作为设计元素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方式,以及其对视觉体验的影响和丰富程度。
摘要:书法是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兼具美学与实用价值,逐渐成为现代海报设计的重要视觉语言。传统书法与现代海报设计结合,开拓新维度、产生新美学与视觉创意,对本土海报国际化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书法艺术现状及其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审美要素与意象,探索书法艺术在现代海报设计中更智慧的美学应用新路径。
摘要:《设计史学刊》致力于推动设计史学科的全球转向,特别千禧年后,通过对“设计史全球未来”“跨国设计史”“全球设计史”及“全球化设计史”等议题的讨论,很大程度重构了设计史的地理视界、理论框架和评判体系。文章围绕学刊部分专刊与论文回顾了国际设计史学界的这一全球化历程,思考从中国出发的设计史全球篇章应有的方位与价值。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