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Б.В.阿萨菲耶夫"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音调论——《音乐形式即过程》第二部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年 第4期 59-61页
作者:б.в.阿萨菲耶夫 曾祥华 
耶夫(1884-1949) 1943年起,任苏联科学院院士,194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音调论》1947年作为《音乐形式即过程》的第二部出版,后收入苏联科学院出版的《耶夫选集》第四卷,被苏联音乐界认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调论
收藏 引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 第1期 33-42页
作者:包.耶夫 张洪模 
许多人听音乐,但听而不闻的人不少,尤其是听器乐。绘画也是差不多人人都看,但不是人人都看见了绘画艺术。人常好在器乐声中幻想。听出艺术门道,这已经是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说,是脑力劳动,是思索了。甚至在芭蕾舞这样的艺术里,当音乐是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调论(续一)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年 第1期 45-51页
作者:耶夫 曾祥华 
第一章听音乐的人很多,而听得懂的人为数甚少,尤其是听器乐曲。几乎所有的人都观赏绘画,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绘画艺术。一面聆听器乐曲,一面幻想是件愉快的事。而听懂它并去作艺术评价,则是一种精神专注,它意味着一种精神修养,意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贝多芬的创作的音调分析
收藏 引用
《音乐学习与研究》1992年 第1期 34-39页
作者:耶夫 张洪模 
在音调危机时期,对于新的听众阶层来说,不仅个别作品,甚至作为时代音乐基础、决定听众对音乐艺术要求的“音调积蓄”和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趣都显得陈旧和好象造作了。这时音乐好象拚弃一切多余的、表面上复杂的、非常主观的和所谓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调论(续五)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年 第2期 14-20页
作者:耶夫 曾祥华 
第四章音调危机时期,对于新的社会阶层的听众来说,有些作品变得陈旧了,有些则成了有价值的艺术品;而用以判断听众对音乐艺术的需求、代表其主要爱好的时代音乐的基础——“音调积累”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时期,音乐,仿佛以“音响的真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调论(续四)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年 第4期 2-8页
作者:耶夫 曾祥华 
第三章音乐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它的演出之中,存在于以音调化方式将它的思想内容展示给听众的过程之中。继而,如果作品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能打动人心,能“说出”该范围听众的某些希望和需要,其生命将继续存在于听众主动地将其反复再现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调论(第七章)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3年 第3期 2-5页
作者:耶夫 曾祥华 
就在表演艺术内部,也有两种互不相容的表现在争持。这也加深了音乐内部的“音调危机”。音调化过程之外不存在音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调论(续六)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年 第3期 6-11页
作者:耶夫 曾祥华 
《音调论》译稿刊出以来,受到读者欢迎。因原作太长,限于版面,不能全文发表,今后本刊将只选登重要章节。敬请读者见谅!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高尔基在与我的一次谈话中,谈及音乐和音乐家时,说了这样一段精辟的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调论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年 第2期 2-13页
作者:耶夫 曾祥华 
第一章导音的性质是欧洲音乐发展最重要的一项促进因素,是欧洲综合调式的“原动力”,是调式效用的刺激因素,是它的“动词”。只有详细观察並领悟欧洲音乐中的导音感以及这一现象的进化状况——自然是在具体的历久剖面来观察,才能阐释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调论(续三)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年 第3期 6-13页
作者:耶夫 曾祥华 
古曲浪漫主义和声的“黄金时代”——19世纪之前的17—18世纪。欧洲和声急剧发展。这一时期出现过一些什么样的音调过程呢?可惜,要作一番概括的论述是困难的。即使是考察这些过程,分析这些过程也决非易事。我们的现代思维(由于听觉的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