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丁金伟"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气象测云红外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 第12期16卷 2429-2434页
作者:丁金伟 张葆 李永刚 撖芃芃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以云层为目标,进行了目标与背景的红外波段分析,确定了气象测云红外成像系统的工作波段(8~14μm)和红外成像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视场角、焦距等。基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列阵(UFPA)探测器件进行了气象测云红外成像系统的光学设计、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载光电侦察平台复合减振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 第1期19卷 83-89页
作者:王平 王伟 丁金伟 程志峰 刘家燕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为减小振动对机载光电侦察平台成像质量和稳定精度的影响,对光电平台进行了复合减振设计。分析了复合减振原理,针对以往单级隔振系统存在的缺点在平台内框架和外框架之间设计了二级减振系统,更加有效地隔离了外框架传递到内框架上的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属橡胶减振器在机载光电吊舱复合减振系统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4年 第5期33卷 193-199页
作者:王平 张国玉 高玉军 丁金伟 郎小龙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13002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33 
为减小载机角振动对光电吊舱成像质量的影响,应用金属橡胶作为隔振元件研制出两种能限制一定自由度的小型金属橡胶减振器,分别嵌入光电吊舱内、外框架减振系统中设计了两级减振系统,从原理上实现了3个方向无角位移隔振。依据振动理论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可靠性光电平台嵌入式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激光与红外》2012年 第6期42卷 667-672页
作者:毛大鹏 丁金伟 孙敬辉 丁策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航空光学成像与测量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提高航空光电侦察系统在复杂环境下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了基于(windowsembedded studio,WES)的光电侦察平台嵌入式系统。本系统结合以PIII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利用WES(Enhanced Write Filker)开发环境,采用中间件技术,设计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滚石冲击下新型组合棚洞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18年 第S2期48卷 546-549页
作者:吴长 丁金伟 黄贵武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730050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730050 
棚洞结构是防止滚石灾害的有效措施之一,传统意义上的钢筋混凝土棚洞结构已经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以索网和钢桁架组合而成的新型组合棚洞结构的方法来阻拦滚石冲击。本结构中钢拱梁及格构柱为主要传力构件,主要承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上光电监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 第6期36卷 849-852页
作者:黄猛 张葆 沈宏海 丁金伟 丁亚林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介绍了一种海上光电监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思想、系统构成及主要工作原理,总结了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同时对其技术指标目标与作用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其设计结果满足舰船的探测距离≥15 km的指标要求。该套系统具有体积小、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废旧砖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 第6期43卷 139-143页
作者:郭光玲 薛丽皎 丁金伟陕西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以建筑垃圾废旧砖为原材料制作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部分取代天然粗骨料和天然细骨料,以粉煤灰和矿粉部分取代水泥配制废旧砖再生骨料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废旧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某航空相机光学系统支撑框架有限元分析
收藏 引用
《计算机仿真》2009年 第4期26卷 317-319,343页
作者:黄猛 丁金伟 张葆 丁亚林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支撑框架是某航空相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作用是承载光学系统、图像传感器及反射镜框架,因此其刚度、动态特性对航空相机的成像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工程设计中,应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对相机光学系统支撑框架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通过S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地下电学特征变化监测场地污染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年 第6期42卷 163-169页
作者:肖波 李学山 杨富淋 刘伟 丁金伟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广东科诺勘测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地球物理的方法是检测环境污染场地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该类方法存在检测灵活性差、时间间隔长、检测效果差等缺点。论文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电法系统来检测环境污染场地。从分布式电法系统原理入手,通过硬件设计及实现,同时结合现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珠三角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探讨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年 第S1期41卷 363-366页
作者:刘伟 杨富淋 汪华安 肖波 丁金伟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广东科诺勘测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污染底泥的处理处置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填埋处置方式不利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珠三角地区河涌底泥的营养成分、矿物组分、污染情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因素对底泥处理处置方案的影响,研究发现底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