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用同伴提名和班级戏剧对小学4年级至初中二年级787名儿童进行一年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考察了社交淡漠与同伴接纳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发现:(1)同伴接纳与社交淡漠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淡漠在一年时间内呈现出高度的稳定性。测查时间与性别、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一年时间里,小学男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减少、女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增加,而初中男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增加、女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减少;(3)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交淡漠与同伴接纳的关系模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男生,前测的社交淡漠可以显著预测后测的同伴接纳,而前测的同伴接纳不能显著预测后测的社交淡漠。女生则呈现完全相反的模式。。
摘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现阶段我国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科技大国,但要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还需要在体制和政策方面进行进一步改革。我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应具有创新生态系统观,需要从高科技产业需求、供给能力和制度设计三个维度出发看科技强国的形成与发展。最后提出,我国只有进行一轮深刻的体制创新,通过加强从下至上的科学决策体系、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破除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行政化和同质化、加大开放程度、重塑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增强科学文化建设以及让企业成为真正的科技创新主体,才能更快地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摘要:运用元分析法整合探究拒绝敏感性与边缘型人格特征关联的已有实证研究,旨在分析两者间的关联,并同时考察可能影响该关联的其他变量。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原始文献50篇,含84个效应量,总样本量为7400人。同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较高,故进一步对各影响因素变量进行了亚样本及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研究设计类型、被试所处地、样本类型、边缘型人格特征指标、拒绝敏感性测量类型的亚样本下,二者之间的关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横向设计、其他地区样本、混合被试、整体边缘型人格特征、量表法测量时所得的拒绝敏感性与边缘型人格特征间的关联最强;年龄与女性被试比例对该关联不存在显著影响。未来研究可通过纵向研究进一步揭示二者间的预测方向,考察拒绝敏感性不同成分与边缘型人格特征间的关联,并在国内开展探索二者关联的研究。
摘要:社会退缩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情境中抑制自己参与同伴互动并表现出独处的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交动机,社会退缩行为包含多种亚类型,其中社交回避行为这一亚类型指儿童总是表现出主动避免各种社交场合的行为。总体而言,社交回避是目前研究最少的一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儿童本身较高的抑郁感所致,而研究者已开始尝试以间接和直接的方式测量其水平。来自以变量为中心和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分别表明,社交回避儿童面临着最高的适应风险。鉴于这一研究领域的广泛前景,未来的研究亟需关注社交回避影响儿童适应的过程机制及其年龄发展特点,测量工具的进一步开发,直接的跨文化比较以及社交回避的干预方案开发。
摘要:目的:对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进行初步信效度检验,考察该问卷在中国小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上海市652名3~6年级小学儿童,通过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检验该量表的项目鉴别力、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结果:(1)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的各项目鉴别力较好;(2)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符合理论建构的三因素结构;(3)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的各维度与自我报告的社交焦虑感、社交自我知觉、负性情感、同伴评价的同伴欺负及教师评价的整体困难显著相关,效标效度良好;(4)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4~0.85之间;(5)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各维度两次测量得分之间的相关在0.46~0.51之间。结论: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摘要:了解运算偏差的形成与发展对探索算数运算系统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的算数运算能力是儿童理解和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基础。运算动量偏差是指个体在进行基本数学运算时倾向于高估加法运算结果而低估减法运算结果的一种运算偏差,主要包括三种理论解释,即注意转移假说、启发式解释和压缩解释。鉴于运算动量效应在成年群体中相对稳定却在不同发展阶段儿童中存在不一致的证据,数学能力的提高与空间注意的成熟可结合不同的理论解释来阐明儿童发展过程中运算动量效应的变化趋势。未来可以进一步整合多种研究任务以揭示运算动量效应的发展轨迹,考察数量表征系统与运算动量效应间的关联,探究运算动量效应在不同运算符号中的稳定性,探讨不同因素共同作用对运算动量效应的影响,并设计有关数学能力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运算动量效应这一运算偏差。
摘要:社会退缩行为指儿童在社会情境中抑制自己参与同伴互动并表现出独处的行为。社会退缩阻碍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影响其人格和认知的健康发展,因而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进行及时干预显得十分重要。研究对认知行为疗法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干预中的进展进行了整合,包括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学校情境下的认知行为治疗及网络认知行为治疗。未来研究应设计针对社会退缩行为不同亚类型的干预方案,以及在干预中重视情绪调节的训练和教师的介入。
摘要:拒绝敏感性指个体对拒绝信息存在焦虑预期,易于知觉并倾向于产生过度反应的程度。以往研究大多关注拒绝敏感性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缺少以社会性发展的视角探讨拒绝敏感性影响因素的证据。本文根据“个体×环境模型”,发现性别、外貌特征、人格特质以及早期创伤经历、依恋、专制型教养方式、同伴欺负与友谊及文化差异均可以影响个体拒绝敏感性的水平,且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时,本文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