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万胜武"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体外预应力T形截面梁受弯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四川建材》2023年 第7期49卷 34-36,39页
作者:万胜武 程雪原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为研究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一步扩展体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参数分析。通过对已有试验进行建模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设计了4种变量16根试件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对比了预应力水平、普通钢筋配筋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次受力下预应力钢绞线加固RC梁抗弯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2年 第6期22卷 47-51页
作者:程雪原 万胜武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武汉科技大学高性能工程结构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81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二次受力影响下预应力钢绞线加固RC梁的抗弯性能,进一步研究初始加载程度、持载加固、卸载加固等影响因素对二次受力加固梁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已有试验进行建模分析,在验证数值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设计了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向压弯钢筋混凝土L形柱之平截面假定的分析与讨论
收藏 引用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 第4期31卷 5-7,25页
作者:吴晓春 万胜武 郭在林 杨祖权武汉科技大学城建学院土木系湖北武汉430070 
通过对等肢L形钢筋混凝土柱在双向压弯作用下利用ANSYS软件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讨论了平截面假定的正确性与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平截面假定仅在一定范围内适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凝土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 第3期 79-80页
作者:杨祖泉 万胜武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武汉430070 
混凝土本构模型是混凝土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从基于经典力学基础上的本构模型到基于新兴力学理论的本构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模型有很大发展前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置不同构造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年 第4期45卷 18-23页
作者:万胜武 许鹏 许成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为研究设置不同构造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3个组合剪力墙试件,其中1个为对比试件,2个为钢管束端部分别设置栓钉、加劲肋的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破坏试验,研究了该类组合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变形能力以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格构式”框架结构设计方法概述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01年 第A3期18卷 508-511页
作者:万胜武 郭在林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430070 
本文主要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采用异形截面柱来等代矩形截面柱,以便于框架结构的住宅空间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从而达到结构优化设计的目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的研究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国外建材科技》2007年 第2期28卷 60-62页
作者:朱惠华 万胜武 李云涛青岛科技大学青岛266000 武汉科技大学武汉430070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近些年来,在国内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即由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梁(RCS)组成的框架结构。文中介绍了美国、日本及国内的部分研究人员在开发和利用RCS组合框架结构时的观点,包括组合节点设计的不同思路、节点的构造形式以及节点的抗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体外预应力在钢筋混凝土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建筑技术开发》2005年 第3期32卷 90-90页
作者:万胜武 朱丽华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武汉430070 
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框架梁加固修复中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是对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拓展和新的尝试,说明了预应力技术应用前途的广泛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学术成果可视化的日本人工智能发展状况研究——面向Microsoft Academic数据库的文献计量(2012—2018)
收藏 引用
《南开日本研究》2019年 第1期 356-379页
作者:姬世伦 与伦 万胜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能力。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日本从积极进行顶层战略规划设计、各大高校与科研机构协力等方面出发,加快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三甲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构建医养结合特色社区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医院管理》2020年 第1期18卷 84-87页
作者:赵景刚 奚海艳 万胜 王学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我国目前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及失能、半失能人口的养老及医疗问题已经成为日趋严峻、亟待解决的社会民生问题。在此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但目前医养结合模式存在着医养对接困难、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康复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