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乔焕江"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化研究的“用”与“途”——乔焕江访谈录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11年 第2期 26-30页
作者:乔焕江 徐志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徐志伟:你的学术兴趣比较广泛,曾经做过神学美学研究、齐文化研究等等;但近年来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研究”上,能否先谈谈你转向“文化研究”的动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先锋与大众神话——张艺谋电影艺术论略
收藏 引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4期 62-70页
作者:乔焕江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张艺谋十余年间执导的电影总是能够与时代文化语境构成互文和对话关系 ,这与他求新求异和对存在、人性的关注分不开。正是这种文化先锋意识 ,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文化语境中 ,使张艺谋的电影呈现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 ,加之张艺谋对大众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奥古斯丁神学美学思想刍议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2006年 第5期 53-56页
作者:乔焕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与那种过于强调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前后美学思想间的对立的观点不同的是,奥古斯丁美学思想本是其神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这个神学意义上独特的表述结构,而不仅是他所表述的某些内容更能代表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这个结构中,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肯定性价值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11年 第5期 72-73页
作者:乔焕江 
在一个所谓“艺术终结”的时代谈论艺术价值,如果不是不合时宜,也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因为,就在你耽于想象的瞬间,现实生活正在按照另外的逻辑一如既往地展开,而历史的脚步也未曾稍稍停歇等待你的意见。显然,艺术已经不是这个时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验与美学——评《艺术:诗意地栖居》
收藏 引用
《中文自学指导》2008年 第4期 68-69页
作者:乔焕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无论是作为一个美学课程的教师,还是作为一个美学研究者,如何使美学理论少一些晦涩,多一些鲜活和灵动,于兼具双重身份的我而言,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难题。实际上,这几乎也应该是美学及其教育史上的难题。众所周知,自鲍姆伽通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果小说献给沮丧者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09年 第1期 4-6,82页
作者:乔焕江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一个对生活感到万分沮丧的人,也许会成为小说最忠实的读者。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的目光不愿再眷顾生活中花样翻新的诱惑,不再轻易就野心勃勃地出发,去向某种已知的形式讨取生活的意义,并且甚至他内心既有的观念和价值的崇山峻岭也已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陆新民谣:前历史与今面向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14年 第1期 45-50页
作者:乔焕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资深乐评人李皖这样描述晚近乐坛的新变:“2007到2009年,民谣场景突然在两岸三地大爆发,成了这两年流行音乐领域最受瞩目的事件。此时,曾经的民谣歌手纷纷推出新作,新的民谣歌手如雨后春笋,民谣从暗流汹涌到了地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秦腔》:获奖、评论及文本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09年 第2期 18-21页
作者:乔焕江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再读《秦腔》,已是四年后,贾平凹已藉此获得茅盾文学奖。回想彼时初读《秦腔》,感觉大抵与诸多的评论相仿。作者对商州乡土的熟稔和深情在文本细密的叙事纹理间时时显现,而作品以对日常世界生活细节的密集铺排取代显在的情节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神“突击”抑或“缝合术”——《士兵突击》的文本策略和文化意味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08年 第4期 31-34页
作者:乔焕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个人角度讲,我对《士兵突击》的喜好多于反感。没有理由怀疑这部电视剧中着力彰显的一系列优秀的品质,更没有理由怀疑这些珍贵的品质对于今天的时代和今天的人们而言有多重要,尤其是这部电视剧倾力打造的许三多这个人物形象所象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春片失守,批评不能失位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15年 第4期 4-7页
作者:乔焕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乏善可陈的近两三年内地影坛,青春片在票房市场上令人咋舌的吸金表现,算是不咸不淡的话题。在资本及其消费文化屡屡攻城拔寨、迅速深入操控大众文化生产的时代,这无非意味着又一个电影类型的沦陷。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我们能在《阳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