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乔迅"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薄松年教授的中国艺术史“广角”观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9年 第11期 60-61页
作者:乔迅 刘琨华(译)美国纽约大学美术史研究所 
对所有研习中国艺术史的外籍学生而言,这门学科的最难点始终在于如何将我们所研究的艺术作品置于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去理解我们不具备中文文化思维,语言能力也相对有限,而中文母语使用者理所当然拥有的引经据典的能力更是让我们望尘莫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节大屯土司庄园建筑木构技术与秩序建构
收藏 引用
《华中建筑》2024年 第1期42卷 120-127页
作者:许智湧 乔迅 吕雪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贵州毕节大屯土司庄园是彝族土司重要建筑遗存,反映了古代彝族建筑最高水平。以大屯土司庄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的营造尺复原与构造做法等方面对其木构技术进行分析。发现了中路建筑的营造用尺为清官尺32厘米的情况,进而分析了建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西忻城莫土司衙署“北向”问题探究——兼论明清壮族土司衙署多样朝向特点及演变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3年 第S1期 80-85页
作者:王娟 乔迅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518060 
首先,通过复原莫土司衙署的营建、择址历程,分析规划中山水空间模式的建构及衙署规制发展过程等发现“北向”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其次,与广西流官衙署、忻城周边民居建筑对照,确定莫土司衙署既不同于“南向”官式制度,也与“东向”传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永顺老司城衙署区遗址建筑复原研究——基于建筑群等级秩序的建构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3年 第S1期 100-107页
作者:丁煜 乔迅 刘杰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200240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518060 
永顺老司城是西南土家族土司系统内规模最大、保存情况最好的土司城址之一。首先,依据当地建筑遗存,探索秩序建构规则;其次,结合建筑制度,确立待复原建筑形制;最后,结合考古发掘调研,提出复原设计方案。复原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老司城衙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代早期將作監的合作繪畫(英文)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2017年 第1期 441-503,27页
作者:紐約大學藝術研究院 
本文所討論的是在宋代早期供職於將作監的畫家的職能,並以現藏於臺北故宫博物院的《雪霽江行圖》和上海博物館的《閘口盤車圖》(在當今的英文著述中通常被稱爲《水磨圖》)爲主要論述對象。筆者在文中重新探討了這兩幅作品的作者身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器物与我们同思
收藏 引用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 第4期 26-36页
作者:刘芝华(译) 方慧(译)纽约大学美术史研究所 不详 
中国古典美学自本生根地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生活"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色"与"底色"。在全球美学聚焦于"生活"的主潮中,它可以为当下和未来的"全球生活美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代官方建筑设计考述
收藏 引用
《建筑师》2007年 第1期 59-64页
作者:乔迅深圳大学建筑系 
学界对传统建筑设计的认识不完全一致,要么把它作为礼制的一部分,要么则沦为工匠谋生的技艺。对此,本文作者于大量宋代文献中钩沉索引,对我国传统官方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建筑设计过程、主体、方法以及设计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等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杖杆法与篙尺法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2012年 第3期14卷 30-32,52页
作者:乔迅深圳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构件的造作、施工放线等,需要有事先的设计或设想作为依据,这些设计内容虽然可以运用图形、文字或语言等加以表达,但仍不足以方便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实践,也就是,在设计或设想(表达或未经表达的)与实践之间,存在有相当的隔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木构楼阁的建筑构成探析
收藏 引用
《华中建筑》2004年 第1期22卷 111-117页
作者:乔迅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博士研究生210096 
木构楼阁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建筑类型,集中体现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木构建筑技术,对其研究有重要意义。从楼阁建筑空间、构架、立面和尺度四方面对楼阁的建筑构成作了初步考察,并结合历史上楼阁建筑的发展,力求全面探讨其中的构成规律,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西忻城莫土司建筑设计方法探究
收藏 引用
《建筑史学刊》2023年 第1期4卷 31-42页
作者:王娟 乔迅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西忻城莫土司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汉地边缘保存最好的土司遗产之一。莫土司建筑具有复合性特点:作为一种制度化产物,拥有官式性质及其特征;作为地域建筑,又体现出特定做法。在营造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