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乙常青"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巧着“破”字,尽得风流
收藏 引用
《读写月报(初中版)》2014年 第12期 37-38页
作者:白莲 乙常青江苏 
学习目标:品味名家笔下“破”字的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一字得当。能独创出一个真实感人的好意境.使满篇生辉。真可谓“巧着一字.尽得风流”。名家笔下“破”字的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很值得我们玩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鲁迅运用标点符号的艺术
收藏 引用
《读写月报(初中版)》2013年 第6期 36-37页
作者:赵敏 乙常青江苏 
别小看标点符号只是几个圈点什么的,可到了鲁迅文翥的字里行间却出神入化,点凝深意,圈吐浓情,使其语言锦上添花,焕发出耀眼的艺术光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梦”出妙诗佳句来
收藏 引用
《初中生必读》2020年 第7期 27-28页
作者:刘湘 乙常青不详 
"梦"是衔接理想与现实的彩虹,是无言的意境,是美丽的再现。当诗人饱蘸感情地诉说梦时,那种情感,那种境界,就构成了一道道绚丽的风景。它使诗歌虚实交错,相映成趣,平添了几分艺术魅力。"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例说送别诗的结尾
收藏 引用
《读写月报(初中版)》2012年 第6期 37-38页
作者:贾永波 乙常青江苏 
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曾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唐人送别诗的结句大都如空谷余音,不绝于耳,令人赞叹心仪.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及生活告别语,形成了送别诗独具特色的结尾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词连用情趣隽永
收藏 引用
《读写月报(初中版)》2012年 第11期 37-38页
作者:张家伟 乙常青江苏 
数词看起来单调、枯燥、乏味。可一经大师们的笔下携手跳出,与诗歌艺术结成眷属,便获得了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神奇作用让人击节叹赏,拍案叫绝。数词连用的形式灵活多样,大体可分为四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情画意“雪”纷纷
收藏 引用
《初中生必读》2017年 第1期 34-35页
作者:卜尚尚 乙常青 
古往今来,诗人们妙笔生花,以一颗纯真的爱心和艺术的慧眼欣赏着大自然赐予的雪,写下了很多咏雪的名篇佳句。以“雪”绘美妙景色“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积雪好像与天上的白云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例说古诗歌中的“鸟”意象
收藏 引用
《世界中学生文摘》2008年 第3期 17-18页
作者:朱文德 乙常青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古代很多诗词大家,常常以鸟类为意象,来渲染离愁别绪,新怨旧恨,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巧着一词 尽得风流
收藏 引用
《读写月报(初中版)》2012年 第5期 37-38页
作者:张建军 乙常青江苏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敲”字的使用上,让他煞费苦心:可也正是这“敲”宇。让此诗流芳千古,真可谓:巧着一词,尽得风流。名家笔下有许多这样精美的文字,其独具匠心的、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很值得我们品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口语艺术三则
收藏 引用
《学语文》2012年 第6期 67-68页
作者:王小凤 张家伟 乙常青江苏省东海县横沟中学 
一、话到嘴边留半句梁启超说:"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中国韵文表情法》)为了达到这种效果,音乐中有"休止"之法。瞬间的停顿更能显示节奏,刺激情绪,突出主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说“荷”文化
收藏 引用
《高中生(高考)》2005年 第19期 6-6页
作者:乙常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