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于复生"
8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980nm应变单量子阱的理论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00年 第8期27卷 682-686页
作者:李树强 陈江华 于复生 夏伟 张福厚山东工业大学省光电子中心济南250061 
研究了应变单量子阱势阱宽度的计算方法 ,为应变单量子阱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于确定的材料组份 ,根据应变理论及有限深势阱的处理方法 ,系统地计算了 980 nm应变单量子阱宽度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应用激光》2000年 第6期20卷 257-260页
作者:于复生 艾兴 逄东庆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济南250061 烟台正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烟台264006 
设计一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电源。恒稳电流范围为 0~ 10 A,稳流精度为 1m A,脉冲输出电流频率为 10 KHz,脉冲电流的占空比为 1∶ 10 ,脉冲电流幅值为 0~ 1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程机械单片机测控系统的防干扰措施和可靠性设计
收藏 引用
《工程机械》2004年 第3期35卷 1-3+1页
作者:于复生 沈孝芹 何军田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250014 
针对工程机械测控系统干扰源的特点,讨论了基于单片机的工程机械测控系统在电源、系统硬件、软件设计方面应采取的各种抗干扰措施。这些措施的应用,改善了工程机械测控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型靶标的半自动装配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 第5期17卷 460-463页
作者:隋修武 张国雄 裘祖荣 于复生 么春娟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设计了微型靶标半自动装配系统的机械结构和微动机构,装配系统采用真空吸头固定微型靶标的半圆柱和靶球,采用步进电机控制精密丝杠带动平移台进行粗调与压电陶瓷微机械臂进行微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精密定位,并用CCD在线监测装配过程中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零件轮廓测量机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 第2期42卷 212-215页
作者:张宏伟 张国雄 刘书桂 裘祖荣 于复生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为适应现代先进制造业质量检测自动化的需要,研究开发能够在线非接触、高精度自动检测的智能三坐标测量机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应用为实现复杂自由曲面的自动化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介绍了零件轮廓测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PLC控制的注塑件去边打磨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机床与液压》2021年 第23期49卷 35-38页
作者:梁为 于复生 朱宝星 严高超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针对圆柱形管状注塑件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飞边的去除和打磨问题,设计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注塑件去边打磨机器人工作站。介绍机器人工作站总体结构的设计,在设计夹紧装置时应用TRIZ理论中的冲突矩阵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冲突;对机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消除参数不确定柔性系统的残留振荡鲁棒控制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 第8期17卷 771-773页
作者:董明晓 于复生 孙杰 张桂青 张明勤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济南250014 
基于残留振荡能量最小的优化思想,在系统参数变化范围内设计鲁棒时滞滤波器。滤波器在柔性系统极点附近配置三重零点,使其对系统参数误差不敏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将这一控制技术用于起重机的消摆控制系统中,可以有效抑制载荷的残留摆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在惯性约束核聚变系统中的压电陶瓷微机械手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机床与液压》2005年 第10期33卷 11-13页
作者:幺春娟 裘祖荣 于复生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研制了应用在惯性约束核聚变装配系统中的压电陶瓷微机械手,并对压电陶瓷的驱动电路,计算机控制的硬件及软件系统设计,以及系统的标定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该机械手应用于惯性约束核聚变装配系统靶标的位置调整中,实验证明其位置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MAX1069的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 第6Z期22卷 52-54页
作者:郭梅静 于复生 李琦 郝源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山东金麒麟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介绍的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低功耗、14位逐次逼近以及兼容于I2C串行接口的模/数转换器MAX1069,可方便的与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进行连接。通过自行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MAX1069芯片的功能、时序,并通过I2C软件模拟的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对象的现代柔性测量系统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1998年 第3期24卷 44-47页
作者:冯显英 张承端 于复生 曾广周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济南250061 山东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济南250061 
该文介绍了面向对象的现代柔性测量系统的特点、内容、结构组成及实现柔性测量的测量过程模型,讨论了建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并从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两方面,对当今发展的面向对象的现代柔性测量系统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软、硬件实现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