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付亦宁"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深度学习的教学范式
收藏 引用
《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 第7期46卷 47-56页
作者:付亦宁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与学的各个方面。教学中,不仅要知道学生"如何学",还要知道教师"如何教"。以内在学习需求为动力的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理解认知、高阶思维、整体联通、创造批判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学生e-Learning的元认知能力调查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 第9期 125-128页
作者:付亦宁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信息技术膨胀的社会,e-Learning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和使用,然而很多学生在进行e-Learning学习时并没有达到最初的期望,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元认知的视角来探析大学生e-Learning的学习过程,找到解决的办法。研究使用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为例
收藏 引用
《现代教育技术》2017年 第8期27卷 52-57页
作者:刘向永 王萍 郭鹏飞 付亦宁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3122 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天津300171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针对国内很多翻转课堂实践因为忽略翻转课堂的本来目的,而出现的为了翻转而翻转、为了应试而翻转,甚至从人灌到机灌、从统一灌输到个别化灌输的教学异化现象,文章从翻转课堂的本质需求——理解入手,设计了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健康人格: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理想
收藏 引用
《大学(学术版)》2009年 第4期 90-96页
作者:付亦宁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 
高校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和教育专业化造就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化教师。专家或专业化教师的本质特征是其独特性或"不可替代性"。每一个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过程就是其形成独特个性或人格的过程。"人格"理论从"扮演角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视角下的企业e-Learning培训环境构建
收藏 引用
《经济视角》2012年 第3期31卷 47-49页
作者:付亦宁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e-Learning在企业员工培训及继续教育过程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资金投入比例不够、培训体系不成熟、缺乏交互和枯燥的课程设计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企业e-Learning缺乏生命力,其资源不能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本文从生态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为得”三轮驱动下STEAM课程设计框架探析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管理》2023年 第12期 69-73页
作者:田曦 付亦宁 尹利和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215127 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北京100000 
STEAM教育自亚克门提出以来,在各国掀起了研究热潮。为推进STEAM课程在我国的本土化建设,提出了基于“观为得”循环模型构建STEAM课程的设计框架。STEAM课程的“观”包括核心素养、学生经验和学科整合,是课程设计的指导理念;“为”包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学科视角下人工智能类通识课程建设探析
收藏 引用
《煤炭高等教育》2022年 第6期40卷 116-125页
作者:范光露 付亦宁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知识开展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课程要素的组织。人工智能类跨学科课程要素的组织要明确真实情境中的核心主题,有机联系各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经验,并以此开展教学设计;要在纵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之路——何克抗教授专访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 第4期5卷 98-105页
作者:何克抗 付亦宁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100875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在近20年的教育技术事业发展过程中,中国教育技术经过对西方教育技术的分析、借鉴、批判、吸收,逐步形成了结合中国国情并且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何克抗教授的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提出的&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