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旗山煤矿94102工作面为深部小湖系普通综采工作面,运输巷采用沿空留巷,选择用水泥、碎煤、矸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砌筑墙法技术进行巷旁支护。从留巷设计及留巷砌墙工艺两方面介绍普通综采工作面快速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并对矿井深部沿空留巷矿压进行观测分析。经过不断改进留巷工艺技术,取得了较好成果,保证了沿空留巷技术的安全与实用性。
摘要:为充分发挥矿井设计对稳定矿井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对徐矿集团哈密能源公司大南湖矿区西区五号矿井初步设计中的四、六采(盘)区范围进行了优化,及时调整了2个采(盘)区的划分,合理部署井下生产的整体布局。实施后在保证资源回收不减少、生产投入不增加的前提下,缩短了四盘区的投产时间,成功完成了从基建矿井到生产矿井过渡期间的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原煤产量和综合进尺指标,为矿井平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煤矿智能化处理离不开煤岩识别技术,煤岩识别可提升开采的效率。目前煤岩识别的研究中,趋向于利用图像处理进行信息融合。因此,研究提出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煤岩图像处理与识别设计,通过工业防爆数码摄像机进行煤岩数字图像的采集,结合决策级融合方式和Canny算子进行图像预处理。实验数据显示,优化之前的岩石和煤的识别准确率最高为0.79和0.81,优化之后的岩石和煤的识别准确率最高分别为0.96和0.95,说明煤岩识别系统通过随机梯度下降法,可提高约20%的平均识别预测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结合三维模型和多元信息融合的煤岩识别系统的适合准确率得到提升,能够结合图像识别对煤层走向进行预测,并提高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