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伍良生"
4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机床主轴内置式双面在线动平衡装置及系统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 第6期38卷 823-827,839页
作者:张仕海 伍良生 周大帅 屈重年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100124 天津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57 
基于盘式在线动平衡装置原理,提出一种液压驱动平衡盘与主轴分离,摩擦力矩实现差速并稳定的内置式双面在线动平衡装置设计方案.给出信号采集、信号分析与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等相关技术的实现方案.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主轴用角接触球轴承旋滚比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 第8期32卷 677-682页
作者:伍良生 刘振宇 张威 杨庆坤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100022 
为了提高高速主轴用轴承的高速性能,提出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数学计算与分析模型.针对实际产中工况的不同,分2种情况建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分析计算模型,并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旋转打滑分析转化为旋滚比的分析.通过计算与分析,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主轴在线动平衡机构驱动器设计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 第12期33卷 1233-1238页
作者:伍良生 贺江波 张云禧 李智慧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100022 
通过分析高速主轴电磁式在线动平衡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关键零件调整环和离合滑块在在线动平衡过程中的动作顺序。利用单片机AT89C51和环形分配器PMM8713设计出对其执行动作的驱动电路,实现对在线的动平衡机构的实时控制,从而保证其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动态分析的压片机结构修改及力的优化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 第3期34卷 231-235页
作者:伍良生 刘清龙 周大帅 罗吉成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100022 
为了使高速压片机具有好的动态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到机器的模态响应和在谐波激励作用下的稳态响应,并对压片机进行了结构修改和力的优化,提出了抑制共振现象发的解决方法,解决了压片机工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带过渡深腔的动压轴承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 第11期42卷 144-149页
作者:伍良生 刘振宇 张宝柱 张威 杨庆坤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100022 
为了提高动压轴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带过渡深腔的动压轴承的新结构。由雷诺方程出发,纳入带腔动压轴承的边界条件,采用细分网格的差分算法,对轴承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得到带过渡腔的动压轴承的系列的特性数据和结构参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阻尼动力吸振器减振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1994年 第1期13卷 1-7页
作者:伍良生 顾仲权 张阿舟华中理工大学南京航空学院 
有阻尼单自由度主系统、多自由度主系统可通过安装单个或多个吸振器来抑制其振动,为使系统指定点处的最大响应在某一频带内处于某一预先指定的范围,本文提出了决定吸振器质量比、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多个主振模态振动系统的减振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振动工程学报》1990年 第4期3卷 18-24页
作者:伍良生 顾仲权 张阿舟华中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学院 
本文研究被动减振装置的优化设计问题。对经受稳态激励的振动系统提出了一个两步减振优化设计方法,以确定减振装置的最优安装位置和参数。该方法直接以对系统的振动量级要求为设计目标函数,避免对原始结构和附加减振结构组成的复杂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平面结合面参数识别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 第3期26卷 20-23页
作者:杨家华 伍良生 管华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100022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北京100083 
基于模型的正弦扫描频率响应函数测试、复模态分析、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识别模型结合面特性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识别结合面之间的刚度和阻尼系数,已成功地应用于结合面参数的识别研究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片机动力学分析及力的优化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 第11期 8-10页
作者:伍良生 刘清龙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100022 
以高速压片机为研究对象,利用Pro/e建立压片机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ANSYS前处理建立压片机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到了机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及在谐波激励作用下的稳态响应。对整体结构进行力的优化,有效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床主轴系统热态及变形特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 第10期 259-260页
作者:周大帅 伍良生 李俊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124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佳木斯154007 
从电主轴的轴承热态特性、主轴热态特性及刀柄变形特性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影响电主轴工作性能的若干关键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电主轴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高速精密电主轴技术的发展趋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