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何俊华"
6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何俊华作品欣赏
收藏 引用
《战士文艺》2013年 第6期 112-112页
作者:何俊华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 广东省关爱艺术家公益促进会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 广东省青联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 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 广州书画名家艺术促进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变反应速率测量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 第11期20卷 2389-2394页
作者:闫亚东 何俊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19 
基于塑料闪烁体和条纹相机设计了聚变反应速率测量系统,论述了测量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设置防辐射石英玻璃窗,防止了光学元件受强X射线辐射而变暗;采用晶体等紫外透过率高的光学材料,满足了光学系统对透过率的要求;光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孔径背向散射诊断光学系统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 第12期22卷 3191-3198页
作者:闫亚东 何俊华 王峰 张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1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基于新的激光聚变驱动装置的需要,设计了全孔径背向散射诊断光学系统并介绍了光学设计中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采用低反射率的楔形反射镜衰减背向散射光能量,降低后继元件对光学薄膜损伤阈值的要求。通过缩束镜缩小光束口径,减小光学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掠入射式超环面反射镜组X射线显微镜设计(英文)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2019年 第12期48卷 135-145页
作者:崔莹 何俊华 吴冰静 闫亚东 许瑞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71011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武警工程大学装备管理与保障学院西安710086 
为了实现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中物理过程的诊断,建立了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对该系统所采用的超环面镜成像特性、系统的光学设计、像差分析、公差分析和装调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以等离子体诊断的要求为依据确定了部分光学系统参数,设计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下气泡高速摄影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12年 第4期32卷 219-226页
作者:谢正茂 高立民 何俊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1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为了研究水下气泡的粒径、速度和浓度特性,提出基于高速电荷耦合器件(CCD)的气泡照明和三维摄影光学系统.采用532nm半导体激光器,基于伽利略结构用三个柱面镜设计了厚度1.5mm,宽度44mm的片光源。设计物像距530mm,放大率为0.4,1,2.5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红外偏振干涉光谱仪的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2014年 第12期43卷 148-153页
作者:谢正茂 高立民 何俊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71011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提出一种基于偏振干涉的单光路近红外光谱仪光学系统.针对光纤耦合卤钨灯光源,设计离轴抛物面镜准直和会聚光学系统.氦氖激光作为采集控制光源,用冷光镜与近红外光束实现分合.采用正交放置的格兰-汤普逊棱镜为起偏和检偏器,设置补偿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光聚变冲击波被动式测速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8年 第11期26卷 2662-2668页
作者:闫亚东 何俊华 许瑞 韦明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19 
针对激光聚变装置冲击波速度被动测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测速光学系统。采用高紫外透过率的氟化玻璃,实现了透射式300~800nm复消色差设计。系统光路具有前后两组镜头,中间为平行光,镜头间距可变,光路适应能力强。系统前端两侧的双目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光-Ⅲ主机近背向散射诊断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 第6期22卷 1469-1476页
作者:闫亚东 何俊华 王峰 张敏 李世博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1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通过分析激光聚变中近背向散射光的收集方式,提出了采用金属环形椭球镜有效收集神光-Ⅲ主机装置的近背向散射光并测量其能量份额的方法。给出了椭球镜参数的设计方法。大口径椭球镜采用4块拼接形式,便于进入入口为φ1.0m的靶室;镜体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压缩感知的偏振光成像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年 第2期45卷 274-280页
作者:王朋 荣志斌 何俊华 吕沛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91550部队 
偏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目标自身辐射或反射信号中所包含的偏振信息获取物体图像的方法,尤其在人工目标的探测和表面识别方面,相对光强度探测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针对传统的偏振成像技术在复杂的成像环境中成像距离短和成像质量差的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星模拟器杂散光抑制分析
收藏 引用
《光电工程》2007年 第9期34卷 21-24,54页
作者:闫亚东 陈良益 仓玉萍 何俊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针对单星模拟器主体光管中存在大量杂散光的问题,本文提出设置多级拦光光阑消除杂散光。该方法根据多级拦光光阑的设计原则设定光阑的位置和孔径,采用TracePro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杂散光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保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