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余侃华"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2000—2020年内蒙古高原国土空间演化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2025年 第6期45卷 2968-2984页
作者:魏伟 王雅宁 尹力 余侃华 薄立明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430072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武汉430072 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72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西安710061 
科学认知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关联作用和驱动机制,有利于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农牧用地布局结构明显优化,城镇集中集聚集约成效凸显”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利用转换矩阵、InVEST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尊重自然的城市河流改造——法国里昂罗纳河改造启示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2017年 第7期47卷 175-179页
作者:郭婷 余侃华长安大学建筑学院西安710061 
城市滨水地带的更新和开发被看做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区别于传统的城市河流建设,新的城市河流设计策略重视水路交错带的防洪功能、生态功能以及人的使用需求。通过对里昂罗纳河东岸改造实例的解析,重点探索在城市不同功能地段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生态适应性的乡村产业振兴及空间规划协同路径探新
收藏 引用
《生态经济》2019年 第3期35卷 224-229页
作者:余侃华 祁姗 龚健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南昌330200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运动取得巨大的成果,也让乡村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天然绿色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笔宝贵财富,如何确定乡村绿色空间资源建设开发的生态适应性,如何引导与调控相关利益主体的建设行为,已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乡村振兴的人才机制反思与模式建构——以韩国“归农归村”计划为镜鉴
收藏 引用
《国际城市规划》2023年 第2期38卷 24-30,47页
作者:余侃华 魏伟 杨俊涛 赵韦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素,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与重要保障。韩国于1980年代实行的“归农归村”计划在创新回流人员培养机制、促进人口从城市回流方面具有典型性作用,可为我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平与效益视角下乡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初探——以陕西省泾阳县为例
收藏 引用
《现代城市研究》2016年 第3期31卷 83-91页
作者:蔡辉 王少博 余侃华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乡村地区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乡村人口快速、持续向城镇转移,与此同时乡村地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强,尤其是对教育资源的质量需求。本文试图从教育资源的"规模效益"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初探——以凤县城南小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当代艺术》2007年 第1期 82-83页
作者:郭恒 张炜 余侃华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沿街的点状或带状绿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结合自己设计过的项目,从绿地的性质定位、尊重场地及文化的引入等方面试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叠合生长的城市文化遗产区更新机制与产业提升研究——以西安市汉代礼制建筑遗址片区为例
收藏 引用
《现代城市研究》2024年 第3期39卷 22-30页
作者:杨俊涛 余侃华 苏杭 司文虎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韩国岭南大学商学院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演进和更替,造成了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以不同的方式在城市环境中叠合的现象。这些文化遗产之间没有经过长期的相互适应和融合,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给文化导向下的城市空间重构带来了困难。文章从文化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40年海南岛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的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2024年 第12期44卷 5083-5101页
作者:魏伟 曾诗瑶 尹力 薄立明 余侃华 夏俊楠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430072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武汉430072 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72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西安71006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2 
科学认知国土空间格局演化与生态服务的关联作用及主导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采用空间转移矩阵、InVEST模型分析1980—2020年海南岛国土空间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文化空间整合的城市文化旧区更新路径探新--以西安市小雁塔片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2020年 第11期 12-19页
作者:余侃华 王瑞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城市文化在开放性和多元化、创造力和软实力以及经济活力贡献方面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人居三”《新城市议程》中指出,文化和文化多元性是人类丰富性的源泉,为城市、人类住区和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土台塬区农村道路生态化模式建构及设计应对探究——以宝鸡市金台区北坡路域生态整治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2年 第6期38卷 45-50页
作者:余侃华 张文婷 任怡康 罗燚 张建新长安大学建筑学院西安710061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廊坊065000 奥本辛斯(中国·英国)建筑规划设计机构成都610023 陕西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空间规划重点实验室 
农村道路生态化研究对统筹推进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维育区域生态格局乃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中国黄土台塬区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景观割裂、环境侵扰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基于国内外道路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梳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