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余琛琳"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小型猪用生物拉链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收藏 引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 第9期36卷 1077-1080页
作者:余琛琳 刘志学 马雷 蔡丽萍 徐晨 崔淑芳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实验动物中心上海200433 
目的:研究设计小型猪腹壁拉链动物模型用生物拉链,并检测、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结合小型猪体型和生活习性特点、以及动物外科手术实验要求,设计生物拉链外形,并依据国家标准(GB/T 16886.10-2005/ISO 10993-10:2002),采用皮肤刺激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收藏 引用
《西北医学教育》2009年 第4期17卷 732-735页
作者:余琛琳 崔淑芳 汤球 江鹏亮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为适应当今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规律,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本文论述了在2007-2008学年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及体会,作为新型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3R理论的实验动物福利设计性实验教学初探
收藏 引用
《医学教育探索》2010年 第10期9卷 1349-1351页
作者:余琛琳 汤球 江鹏亮 崔淑芳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试论述在2008-2009学年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开展基于3R理论的实验动物福利设计性实验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及体会。探索新型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实验动物学设计性实验考核模式改革初探
收藏 引用
《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 第5期18卷 1001-1004页
作者:余琛琳 汤球 江鹏亮 孙伟 崔淑芳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实验动物学设计性实验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而传统的考核模式不利于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和评价其实施效果。结合实验动物学的实验教学改革,开展设计性实验的考核模式改革,从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实施实验能力、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实验动物学设计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 第1期19卷 89-91页
作者:余琛琳 刘志学 蔡丽萍 崔淑芳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通过对学生在实验动物学设计性实验实践教学考核的研究,开展设计性实验的考核改革,制定各项考核环节中的质量评估指标,建立实验动物学设计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评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以达到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鼠硒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制备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9年 第3期29卷 185-191页
作者:崔淑芳 余琛琳 蔡丽萍 刘志学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实验动物中心上海200433 
目的在大鼠硒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制备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综合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原则,设计出一套大鼠硒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制备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搜集了评价大鼠硒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制备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层次分析法耦合德尔菲法构建高校设计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年 第8期11卷 786-790页
作者:余琛琳 汤球 刘志学 蔡丽萍 孙伟 崔淑芳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根据设计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耦合德尔菲法,研究制定体系的考核指标内容及权重,并构建高校设计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评定学生的认知和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为设计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RNA干扰抑制Beclin1基因对裸鼹鼠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5年 第6期23卷 557-561,566页
作者:赵善民 肖邦 林丽芳 宫晨 王运慧 程继帅 余琛琳 丛薇 汤球 孙伟 崔淑芳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上海200433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自噬调控基因Beclin 1的表达,检测Beclin 1表达对裸鼹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p53、BAX、Bcl2等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裸鼹鼠成纤维细胞经饥饿、H_2O_2刺激等处理后Beclin 1的表达,然后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噬调控策略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北京医学》2015年 第6期37卷 581-583页
作者:胡金莲 谷晓蕾 余琛琳 宗英 郑怡文 袁伯俊 陆国才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进化相对保守且非常重要的代谢途径,对细胞内物质的转运、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细胞自噬主要有3种形式:微自噬、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炎症小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收藏 引用
《药学实践杂志》2016年 第1期34卷 12-15页
作者:杜秀明 张子腾 宗英 余琛琳 张晓冬 陆国才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炎症小体是一蛋白复合物,能够识别不同刺激信号,活化后能诱导免疫和炎症应答。NLRP3炎症小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研究最广泛的炎症小体。小胶质细胞、血管周围的巨噬细胞和脑膜巨噬细胞均能表达炎症小体,而炎症小体与急性脑部感染、急性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