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侯丽雅"
4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低功率水工质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的工作特性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 第10期19卷 2402-2408页
作者:朱平 侯丽雅 章维一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51 
为了解决Teflon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存在的性能低、有污染等问题,设计了以水为工质的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系统,并研究了它的主要工作指标的能量阈值。分析了水工质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系统的放电类型形成条件及原因,通过放电电压和电流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微化学反应器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 第5期18卷 597-599页
作者:朱丽 侯丽雅 章维一南京理工大学南京210094 
微流体数字化技术利用压电陶瓷驱动器产生的脉冲惯性力来驱动和扰动微流体,实现了微流体的均匀离散和微喷射,具有数字可控性。由此设计了一种数字化微化学反应器,对不同微管道内的流体利用数字化微喷射,实现试样与试剂微液滴间的混合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化微喷射用玻璃基组合微喷嘴设计及实验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 第7期20卷 1580-1586页
作者:杨眉 朱丽 侯丽雅 章维一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为提高液滴微喷射的喷射效率和粉体微喷射的喷射方向性,选用普通硼硅酸盐毛细管和石英玻璃管为原材料,基于稳定的拉制和锻制工艺,设计并制作了直列式组合微喷嘴和同轴式组合微喷嘴。在基于微流体数字化的微喷射实验平台上,利用4×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流式细胞术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2010年 第4期61卷 949-954页
作者:穆莉莉 侯丽雅 章维一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针对流式细胞术的核心之一——单细胞的液流驱动系统,提出了基于微流体数字化驱动-控制技术实现单细胞排列及输出的方法,分析了单细胞流的驱动机理,通过对流动室施加数字化可编码的高频驱动脉冲,细胞从连续的鞘液流中分割成单细胞流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化无阀微泵的泵送性能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 第14期17卷 1439-1442页
作者:沙菁 侯丽雅 章维一 朱丽南京理工大学南京210094 
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数字化无阀微泵,并对无阀微泵的泵送性能进行实验研究。该微泵泵送出的液体量微小、可控,可达纳升级。针对不同粘度液体,改进驱控参数,实现了连续流、离散流的泵送。实验验证了设计原理的正确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玻璃三通微流体管道热流变拉制仪设计及实验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 第9期16卷 1706-1711页
作者:张晓乐 侯丽雅 章维一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微流动特性的圆截面微流体器件,并构建二维裸微结构微流体管道网络,设计了玻璃三通微流体管道热流变拉制仪。在三通微管道拉伸成形过程中,变形区热软化后的V形玻璃毛细管,可在冷却过程中一次性拉制成三通微管道,储液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外骨骼的可穿戴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与研究
收藏 引用
《机器人》2014年 第2期36卷 147-155页
作者:许祥 侯丽雅 黄新燕 章维一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为辅助对患肢进行高强度标准化康复训练工作,研制了一种基于外骨骼原理的可穿戴式4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该康复机器人可实现肩关节水平方向外展/内收、竖直方向上摆/下摆和旋转运动以及肘关节的屈/伸运动.首先根据康复医学原理确定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造型技术在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 第1期13卷 32-35页
作者:杨继全 侯丽雅 章维一 张庆南京理工大学制造工程学院南京市210094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在分析了当前制作微机电系统的几种技术的基础上 ,采用自由度较大的、制作复杂结构能力较强的光造型 (SL )技术。研究过程中在以下方面有所进展与创新 :STL文件纠错、CAD直接切片、固化单元研究、提出与传统机械设计不同的设计思想及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玻璃微流体器件制备仪的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年 第1期23卷 54-57,64页
作者:沙菁 侯丽雅 朱丽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微流控系统在很多应用场合需要采用透明材质,针对玻璃材料在加热到半熔融状态时可以塑形,设计了水平式的微流体器件制备仪。样机经实验后,可以制作出微米级的玻璃微针、微管道等器件。该制备仪结构简洁、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化进退针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 第10期44卷 234-238页
作者:田桂中 侯丽雅 章维一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0094 
针对细胞注射中微注射针刺膜速度慢和定位精度差等不足,研制一种基于惯性力与摩擦力交替作用的数字化进退针装置。阐述该装置工作机理,利用压电陶瓷低频振动产生的冲击式惯性力,克服摩擦力产生微进给。建立数字化进退针装置的动力学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