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侯样祥"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唐至清“秘色瓷”文献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22年 第10期 71-89页
作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本文中“秘色”,指唐、五代、北宋初的越窑“秘色瓷”。在我国古代陶瓷文化史上,“秘色”研究可谓是现象级的选题。究其原因至少有二:一、“秘色”之谜的探索已持续千余年;二、“秘色”的文化史地位不容小觑。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秘色”研究的四段基础文献
收藏 引用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2年 第6期36卷 1-9页
作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秘色”是指唐、五代、北宋初,越窑烧造的“秘色瓷”。从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被考古发掘至今,在文献与考古“双重证据”的互证之下,千年“秘色”研究似乎被推到了“显学”行列。然而对于到底何谓“秘色”,学界好像依然存在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师”正义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6年 第12期 54-61页
作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毫无疑问,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尤其是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从来不曾有过一个词能像今天的“大师”这极度时髦。它几乎令整个工艺美术行业都为之兴奋,为之倾倒,为之癫狂。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冒倾家荡产的风险,也要拥有“大师”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乾隆陶瓷诗里的陶瓷文化
收藏 引用
《文史哲》2021年 第4期 117-134,167页
作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皇帝"。他一生以诗歌为伴,创作的诗歌至少有43719首,其中陶瓷诗249首,在中国千年陶瓷诗创作史上,制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乾隆的陶瓷诗,涉及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名窑与名器,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官窑”正义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4年 第6期 124-127页
作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 
“官窑”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个在时间和内容上限制性极强的概念。应该说,早在北宋末期“官窑”初置之时,其概念既已比较清晰。元、明、清三朝,虽在形式上有些细微不同,但“官窑”是“封建时代皇家私家瓷窑”的基本特性没有太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乾隆陶瓷诗里的宋窑
收藏 引用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1期54卷 138-144页
作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12 
乾隆一生不仅在陶瓷收藏上“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而且还创作有249首以陶瓷为主要咏题对象的诗歌。在中国历代名窑名器中,乾隆尤其偏爱两宋窑器,专门咏题宋陶与宋瓷的诗歌达172首,即是明证。在陶瓷诗中,乾隆可谓是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国桢艺术之学术渊源研究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3年 第10期 184-199页
作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 
从艺术发展史角度讲,任何艺术形式都绕不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学术活题。“从哪里来”,指的地艺术家歧共艺术刨作的学术渊源何仡,即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的遗传基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技·道与中国工艺美术的未来”
收藏 引用
《上海工艺美术》2016年 第3期 8-10页
作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 
"技·道与中国工艺美术的未来",是本人作为学术主持人,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6·北京)"设计的学术研讨会主题。该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7月11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顺利召开,有来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创作的两大新趋向——由三届“双年展”谈开去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16年 第5期31卷 68-75页
作者:侯样祥 
“双年展”的全称是“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它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已经举办有三届,前两届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举办,今年(2016)是第三届。展览地选择了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显然,国内最顶级的综合性艺术研究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技进乎道”与中国工艺美术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16年 第4期31卷 34-39页
作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 
历史已经证实,“技道关系”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不能回避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话题,“技进乎道”是对“技道关系”的最佳诠释。据此,今年七月,作为学术主持人,我便将“技·道与中国工艺美术的未来”,确定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