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保铮"
6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两通道正则正交的主分量滤波器组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1年 第3期29卷 326-328页
作者:水鹏朗 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 
本文研究了两通道正则正交的主分量滤波器组设计 .给出了正则乘积滤波器的参数表示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信号模糊域自适应核分布的进一步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 第6期26卷 713-717页
作者:邹虹 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 
对于线性调频信号,根据其在模糊域上的结构自适应设计核函数,能够更好地抑制信号时频分布中出现的交叉项,并保持较高的信号聚集度.然而,这种核设计思想还只是基于信号模糊域的一种直观想法.究竟自适应核函数对信号各自身项及交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于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的自适应核分布分析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 第3期24卷 314-319页
作者:邹虹 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 
该文针对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核时频分布-自适应高斯核分布,并给出了有效的核函数估计准则;以自适应高斯核分布为例,分析了采用自适应核时频分布对信号自身项及交叉项的影响,从而说明自适应核相对于固定核的优势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阻带零点抑制的三带双正交内插复子波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3年 第6期31卷 837-841页
作者:水鹏朗 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 
作为设计两带双正交滤波器组和子波的有效方法 ,提升方法 (LiftingScheme)已广泛应用于子波构造、自适应子带编码等众多领域 .本文利用三带提升方法构造了一类具有阻带零点抑制的三带双正交复内插子波 .阻带零点抑制是比消失矩约束更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星载ATI-GMTI系统最优基线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9年 第6期37卷 1175-1179页
作者:杨垒 王彤 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 
为提高星载ATI-GMTI系统灵敏度和防止卫星碰撞,卫星间距一般较远,盲速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系统动目标检测性能.设计沿航向基线以获得优化的速度响应是星载系统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获得最优速度响应为目的,在对单颗星接收天线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扩频通信的抗干扰陷波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 第4期21卷 508-513,524页
作者:黄剑明 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 
通过分析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所面临的阻塞式窄带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干扰窄带陷波技术;对集总参数、分布式参数滤波器进行了分析和变换,建立了同轴腔可调谐窄带陷波器电路模型,给出了一种适于宽频段抗干扰陷波的工程设计和实现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遗传算法在矩阵置换对称性求解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3年 第3期31卷 321-324页
作者:董继扬 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 
对称性是减少问题的自由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 ,系统变换操作的总数目将随系统维数的增加而急剧上升 ,这给高维系统对称性的计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从而使得对称性方法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本文以全互连结构的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通道MIMO-SAR运动目标成像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 第5期32卷 921-926页
作者:武其松 邢孟道 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 
基于双通道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IMO-SAR)新体制,提出一种置换相位中心天线(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DPCA)离散调频傅里叶变换(discrete chirp-Fourier transf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布式小卫星雷达平台沿航向排列研究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05年 第5期26卷 663-667页
作者:王彤 保铮 廖桂生 邢孟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0 
以小卫星群作为平台的天基分布式雷达具有多种用途。沿航向直线排列是分布式小卫星群的一种特殊轨道构形。由于阵列的等锥角线和等多普勒频率线重合,给SAR成像和地面运动目标检测的信号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多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插值子波变换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1999年 第8期27卷 16-18,15页
作者:水鹏朗 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 
Deslauriersdubuc子波是一类被广泛采用的插值子波,其不足之处在于系统冗余较大,一般插值子波是Deslauriersdubuc子波的推广,设计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本文研究了一般插值子波系统的性质、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