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倪修全"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塑胶标准田径场工程施工工艺
收藏 引用
《建筑技术》2005年 第7期36卷 499-500页
作者:倪修全安徽理工大学土木系232001 
安徽理工大学南区和北区各建设一个400m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总投资约900万元.场地设计采用145 m直段、半径为36.50m弧段的最新标准.跑道为塑胶面层,其下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中央是人造草皮足球场,下设盲管排水.该田径场是在原简易操场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密注浆处理软弱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收藏 引用
《煤炭工程》2004年 第9期36卷 31-32页
作者:倪修全 逄新安徽理工大学土木系安徽淮南232001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北京100013 
安徽理工大学西区食堂的占地面积中约有 1/ 3是软弱地基 ,为防止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该部分软弱地基必须处理。经分析比较 ,该工程最后采用了压密注浆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 ,处理后的地基测试后达到了设计要求的承载力 ,经沉降观察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冻抗渗高强高流态井壁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建井技术》2004年 第1期25卷 32-33,27页
作者:倪修全 杨明飞安徽理工大学土木系安徽淮南232001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安徽淮南232001 
阐述了刘庄煤矿 3个立井井筒冻结段抗冻、抗渗、高强 (C55)、高流态井壁混凝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方法 ,简要介绍了应用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液化学注浆封堵井筒涌水的设计与施工
收藏 引用
《建井技术》2005年 第2期26卷 14-15页
作者:倪修全安徽理工大学土木系安徽淮南232001 
刘庄煤矿副井井筒施工到基岩段404m深时,工作面涌水量突然增大,施工受阻。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研究,决定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封堵涌水。开始注的是水泥浆,效果不明显;后改注双液化学浆,效果较好。介绍了双液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液化学注浆封堵井筒涌水的设计与施工
收藏 引用
《煤炭科技》2004年 第3期25卷 1-2页
作者:倪修全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刘庄矿井壁采用冻结法施工,当井壁施工到基岩段404m深时,工作面涌水量突然大增,施工受阻。介绍了采用双液化学注浆法封堵井壁工作面涌水的注浆材料组成、注浆施工工艺等。从施工后的测试结果看,取得了较好的封水效果,为井壁顺利施工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泡沫-EPS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混凝土》2012年 第4期 131-133页
作者:吴月月 倪修全 王德明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EPS混凝土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保温隔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屋面及外墙保温系统。通过对施工工艺的改良,将EPS颗粒表面由憎水性转换变为亲水性。设计了正交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因素极差分析和功效系数法得出了最优配合比。在最优配合比的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冻土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四川建材》2013年 第1期39卷 52-53页
作者:李鸽 倪修全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冻土的力学性能是冻土工程设计的关键参数,影响冻土力学性能的因素很多,有试验的加载方式、加载速率、冻结温度、土的性质、样品尺寸、养护时间、围压大小、试验应力路径等。本实验为了获得冻土的力学性能,以试验为基础,根据正交试验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
收藏 引用
《四川建材》2013年 第6期39卷 42-42,46页
作者:李成 倪修全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本文阐述了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对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技术措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EPS轻集料混凝土强度破坏理论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 第3期26卷 469-473页
作者:付殿武 李凤起 王祥 倪修全东北大学基建处辽宁沈阳110004 沈阳医学院后勤管理处辽宁沈阳110034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马鞍山232001 
目的探索EPS轻集料混凝土的最佳质量配合比,对EPS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形成机理以及受压破坏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系统研究了水泥、水、EPS骨料和陶沙四因素对EPS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测定和分析了不同质量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过渡层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收藏 引用
《四川建材》2013年 第5期39卷 60-61页
作者:周鹏杰 倪修全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过渡层受力比较复杂,担负着传递上部地震剪力和倾覆力矩的作用,且底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和上部砌体结构刚柔性不同,地震中容易在此处形成薄弱层,为此本文对过渡层进行了受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可以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