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面向实时应用的片上多处理系统对片上网络提出的低延迟和低抖动通信质量要求,提出一种高效的QoS实现方法.该方法对于路由器中的旁路通道采用预先申请和动态调度机制,根据任务的通信需求和优先级制定了合理的资源分配和冲突处理规则.其中低延迟服务机制利用旁路和专用虚通道使延迟敏感消息尽快转发,低抖动服务机制利用虚通道保留技术和自适应路由算法维持突发消息的传输连续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仅基于优先级和专用虚通道的QoS方法相比,该QoS方法使延迟敏感消息的平均延迟降低了41%,突发消息的平均延迟差异降低了39%,能为片上系统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差别型服务.
摘要:随着片上网络(NoC)集成度的提高,功耗逐渐成为设计的焦点。此外,由于工艺尺寸的进一步缩小,芯片的功耗密度逐渐增加,使得芯片温度急剧上升。本文考虑了链路功耗和静态功耗,提出了一种延迟约束下的针对功耗和温度的NoC多目标映射方法。该方法基于遗传算法,使用数组方式编码染色体,并采用非常规的交叉和变异运算因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多目标算法与单目标遗传算法相比,在只增加0.3%功耗的情况下能降低3.9%芯片峰值温度。
摘要:随着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集成度的提高,功耗逐渐成为设计的焦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延时约束条件下,基于遗传算法的片上网络通信链路的低功耗映射算法.该算法使用数组方式编码染色体,并采用非常规码的交叉和变异运算因子.它充分利用遗传算法的群体优势,能快速有效地对通信功耗作优化.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平均减少50%左右的通信功耗.
摘要:在片上网络(NoC)的网络分配与任务映射相配合的路径分配中,单维序路由策略会限制可行解空间。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维序路由策略的网络分配方法。在路径分配步骤中采用双维序路由法,设计以带宽、延时和无死锁为约束条件、以降低动态及静态能耗为优化目标的遗传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扩大任务映射的可行解空间,求解最小所需带宽比单维序法平均减少6.3%,且在各种带宽场合时均能求得更低能耗解。
摘要:在不增加占地的情况下将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污水处理厂的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改造为悬浮填料倒置A/A/O工艺,使之具有除磷脱氮功能,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
摘要:引言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渐突出,污水处理技术逐渐从单一去除有机物为目的的阶段进入既要去除有机物又要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阶段[1]。然而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摘要:上海市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式投产运行后的实测水质数据显示,A/O池的出水氨氮与普通活性污泥池的出水氨氮比较接近。针对这一现象对氨氮在系统内的转化和处理效率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开式双泥龄A/O工艺和闭式双泥龄A/O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闭式双泥龄A/O工艺更加可靠和优越。
摘要:本项目为现有合流污水治理一期系统的续建工程 ,采用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以去除磷和悬浮及胶体状污染物为主 ,悬浮固体去除率 6 0 % ,总磷去除率 75 % ,处理尾水深水排放长江口 ,可减少排入水体的污染负荷 ,保护长江水质 ,远期预留生物滤池工艺 。
摘要:上海市污水治理三期工程B块污水排放系统由两港污水截流系统、总管输送系统、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三部分工程组成。其服务的地区大部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地区,旱天污水量与雨天截流污水量的变化幅度很大,相应的水位变化幅度亦很大。污水输送总管和两港中途泵站、浦东北路中途泵站、污水厂进水泵房、污水厂分配井需在这种条件下运行。污水总管设计通过三种方案比较,寻求它们之间的最佳水力关系,从而确定推荐方案。
摘要:以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规模生物强化除磷A2/O活性污泥工艺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温度对系统COD去除和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对活性污泥反硝化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从(30.9±0.8)℃降低到(9.1±0.6)℃时,A2/O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显著下降,系统对TN和TP的污泥去除负荷明显下降.通过污泥反硝化除磷活性实验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最大厌氧释磷速率、最大好氧吸磷速率和最大缺氧吸磷速率都降低.活性污泥中反硝化除磷菌(DPB)占聚磷菌(PAOs)总量的比例随温度降低稍有下降,但平均值仍维持在47.5%左右.用阿伦尼乌斯公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系统中活性污泥聚磷菌厌氧释磷反应活化能Ea1为148.0kJ·mol-1,聚磷菌好氧吸磷反应活化能Ea2为228.8kJ·mol-1,发生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除磷菌的吸磷反应活化能Ea3为315.8kJ·mol-1.对不同温度下污泥絮体粒径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粒径分布更加集中,系统中活性污泥絮体颗粒平均粒径减小,不利于污泥絮体内部反硝化除磷缺氧微环境的形成.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