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篇电子文献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篇艺术学

主题

  • 1篇战略举措
  • 1篇体现者
  • 1篇因材施艺
  • 1篇文化的传承
  • 1篇玉雕
  • 1篇战国红
  • 1篇仁义礼智信
  • 1篇玛瑙
  • 1篇附着物
  • 1篇精美绝伦
  • 1篇津派玉雕
  • 1篇承载体
  • 1篇现状
  • 1篇人才短缺

机构

  • 2篇中国观赏石协...
  • 2篇儒金产品设计...
  • 1篇天津万鸿文化...
  • 1篇白洋淀中学
  • 1篇揭阳市玉器产...
  • 1篇《中国战国红...
  • 1篇中国玉文化研...
  • 1篇钰钻名门珠宝
  • 1篇北京珠宝艺石...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广东省工艺美...
  • 1篇辽宁省工艺美...
  • 1篇北京守龙玉雕...
  • 1篇辽宁省铁岭市...
  • 1篇王稷玉雕工作...
  • 1篇锐光玉雕工作...

作者

  • 3篇关守龙
  • 1篇王赵辉
  • 1篇赵瑞娟
  • 1篇孙晓东
  • 1篇林汇
  • 1篇王冠军
  • 1篇何冶真
  • 1篇方泽光
  • 1篇宋建国
  • 1篇王稷
  • 1篇王晓雨

语言

  • 3篇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关守龙"
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浅谈战国红玛瑙的雕刻创作
收藏 引用
《天工》2017年 第2期 40-41页
作者:关守龙儒金(北京)产品设计有限公司(守龙雕刻工作室) 北京守龙玉雕工作室 北京珠宝艺石协会 中国观赏石协会 
通过对“战国红”雕刻创作的优势、“战国红”原料的创作难点及因材施艺的雕刻理念与艺术表现形式三个部分对“战国红”雕刻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战国红的雕刻发展有借鉴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推动津派玉雕高质量发展战略举措研究
收藏 引用
《天工》2024年 第1期 36-38页
作者:赵瑞娟 何冶真 孙晓东 关守龙 王晓雨天津城建大学 白洋淀中学 天津万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儒金(北京)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20世纪80年代,津派玉雕攀登上艺术最高峰,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这一“绝活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近年来,天津玉雕业不断发展,成为天津市代表性传统手工艺之一。以走访调研的方法,归纳津派玉雕行业现状,发现津派玉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工·青年玉雕师”2019年度人物
收藏 引用
《天工》2020年 第1期 F0002-F0002,1-5页
作者:关守龙 宋建国 王赵辉 王冠军 王稷 方泽光 林汇《中国战国红》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雕专业委员 中国观赏石协会 辽宁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辽宁省铁岭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不详 王稷玉雕工作室 锐光玉雕工作室 钰钻名门珠宝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 揭阳市玉器产业协会 
中华玉文化渊源深厚,人们常常比德于玉,称玉有“仁义礼智信”五德。玉是人们寄托情感、美感和品德的灵性之物。人与玉往往化身为一体,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不仅是时代艺术的承载体,更是玉雕师灵魂和品德的附着物。青年玉雕师不仅承担着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