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冉立"
5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10kV电网过电压监测装置设计及实测与仿真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15年 第1期41卷 35-41页
作者:周凯 熊庆 何珉 冉立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成都610065 
为了解雷电过电压从输电线到变电站的传播过程以及过电压的波形特征和影响因素,采用基于两级阻容分压的10 kV电网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采集到变电站10 kV母线上雷电过电压,并对反击雷电过电压波形进行了分析。实测反击雷电过电压波形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的毛细管流变仪温控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 第4期37卷 153-156页
作者:涂海燕 宋之敏 赵曜 冉立 倪海鹰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四川成都610065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为了提高毛细管流变仪加热腔温度控制效果,在研究以多变量、交叉耦合为特征的控制对象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算法。以通过学习得到的动态神经网络作为内部模型,将直接逆系统学习法得到的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构造了MIMO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直流电气弹簧的直流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学报》2016年 第17期31卷 23-31页
作者:曾正 邵伟华 冉立 孙文涛 马丽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重庆400044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南京21000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92 
直流配电网直接面向直流供用电设备,便于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并网集成和直流负荷的高效用电,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直流配电网中,为了平抑由可再生能源引起的节点电压波动,该文提出直流电气弹簧的概念。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调节直流配电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化实验条件下的IGBT寿命预测模型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学报》2016年 第24期31卷 173-180页
作者:赖伟 陈民铀 冉立 王学梅 徐盛友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重庆400044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州510640 
以器件功率循环为基础,在疲劳损伤理论基础上建立功率器件寿命模型,以提高变流器的运行可靠性,为功率变流器的检修维护提供理论基础。给出了器件寿命预测模型的使用价值和意义,通过分析功率器件失效机理,设计了功率循环实验平台和老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化试验条件下的IGBT失效机理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 第20期35卷 5293-5300页
作者:赖伟 陈民铀 冉立 王学梅 徐盛友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重庆市沙坪坝区400044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640 
IGBT模块失效机理是变流器可靠性状态监测的基础,通过分析模块老化失效机理,得到饱和压降Uce补偿模型和结温Tj计算模型,建立IGBT模块功率循环实验平台,验证模块失效的物理过程和机理,得到IGBT模块在老化过程中电气和热参数的变化趋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芯片压接式IGBT老化试验及失效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力电子技术》2018年 第11期52卷 118-121页
作者:江泽申 李辉 冉立 赖伟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针对现有的多芯片压接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平台难以监测每个芯片运行情况的问题,通过参考焊接型IGBT相关的试验控制策略、试验流程和数据采集,进行了可控压力的单芯片压接式IGBT模块的功率循环平台试验设计研究,通过功率循环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直流滤波器的参数设计问题
收藏 引用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 第6期15卷 31-35页
作者:任震 冉立 蓝庆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 
首次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两端换相电压相位对直流侧滤波效果的影响,较系统地提出了对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进行参数选择的一种启发式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振荡电压波作用下电缆局部放电的仿真分析
收藏 引用
《电测与仪表》2013年 第8期50卷 10-13,67页
作者:潘荣超 刘念 周凯 李顺 冉立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成都610065 
振荡电压波可以使电缆缺陷部位产生局部放电,可以用来进行电缆局部放电的定位。本文介绍了振荡波电压法在交联聚乙烯电缆局部放电定位中的应用原理,建立了电缆在正常情况下和存在局部缺陷下的二维有限元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4年 第3期43卷 36-40页
作者:曹晓燕 周凯 冉立 杨帆 王吉祥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成都610065 
界面夹层极化现象是高电压技术中的重要知识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的测量,研制了一套界面极化电流测量装置——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装置。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原理,设计了无线传输数据的皮安表、可输出0~5...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层气藏压裂裂缝参数优化计算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钻采工艺》2011年 第6期34卷 41-44,7-8页
作者:罗伟 周长林 冉立 罗颖胜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 
针对川西苏码头构造浅层气藏压后形成的裂缝可能为水平缝,而目前的水平缝压裂裂缝参数优化计算模型都为油藏模型,不能用于对气藏模型的计算,为此,对水平缝压裂气井裂缝参数优化计算模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合油藏工程理论和数值模拟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