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Catalytic hydrogenation is a vital industrial means to produce value-added fuels and fine chemicals,however, requiring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especially the nonprecious ones. To date, the majority of high-performance industrial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are made of precious metals-based materials, and any given catalyst could only be used to catalyze one or few specific reactions. Herein, we exemplify a crystal phase engineering approach to empower Ni nanoparticles(NPs) with superb intrinsic catalytic activities toward a wide spectrum of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A facile pyrolysis approach is used to directly convert a Ni-imidazole MOF precursor into hexagonal close-packed(hcp)-phased Ni NPs on carbon support. The as-synthesized hcp-phased Ni NPs exhibit unprecedented hydrogenation catalytic activities in pure water towards nitro-, aldehyde-, ketone-, alkene-and N heterocyclic-compounds, outperforming the face-centered cubic(fcc)-Ni counterpart and the reported transition metalsbased catalysts.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unveil that the presence of hcp-Ni boosts the intrinsic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activity by coherently enhancing the substrate adsorption strength and lowering the reaction barrier energy of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We anticipate that the crystal phase engineering design approach unveiled in this work would be adoptable to other types of reactions.
摘要:宇宙线缪子成像方法是一种对物质密度敏感的高分辨率、高精度被动源探测技术,无须原位测量,有望成为火星和小行星浅表和内部物质结构成分研究的新兴深空探测手段。鉴于气体探测器、核乳胶探测器使用条件的局限性,设计一种适用于深空探测的多通道读出的塑料闪烁体阵列式缪子探测器,可实现对多路探测器缪子信号的采集。搭建探测器测试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天然缪子探测实验,对探测到的缪子数据进行天顶角和方位角分析,结果显示缪子径迹随角度分布与理论预期符合很好,初步验证了探测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摘要: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产角蛋白酶的能力并降低发酵成本,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然后设计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得到酵母浸膏、pH、温度3个显著因素,最后设计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30 g/L蔗糖、40 g/L豆粕、5.72 g/L酵母浸膏、3 g/L Na 2HPO 4·12H 2O、1.5 g/L KH 2PO 4、0.3 g/L MgSO 4·7H 2O;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7.69℃,接种量体积分数5%,pH 7.68。在此条件下,摇瓶发酵24 h角蛋白酶活性达到260480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4.26倍。在3 L发酵罐中连续发酵26 h角蛋白酶活性达到704400 U/mL。另外,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原料成本降低了96%。综上,通过发酵优化有效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产角蛋白酶的能力,极大地降低了发酵成本,为角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摘要:角蛋白酶KerZ1在其最适反应温度60℃下能够有效地催化水解羽毛角蛋白废物,但热稳定性较差。以KerZ1为研究对象,利用蛋白的理性设计来提高其热稳定性。首先,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AMBER16以及HotSpot Wizard服务器的B-factor分析预测出KerZ1中对热敏感的柔性环区域;然后,结合β-转角残基的统计分析将引入位置的原有残基替换为保守性较高的氨基酸。结果表明,突变体酶A128D的失活半衰期(t_(1/2))和半失活温度(T_(50))较KerZ1提高了12.32 min和5.8℃。同时,突变体的动力学参数(k_(cat)/K_(m))表征结果显示,其催化效率未受到显著影响。另外,分析突变位点以及周围氨基酸残基的分布,结果表明突变体酶A128D的表面亲水性增加可能是提高其热稳定性的主要原因。该研究通过理性设计柔性环区域提高了角蛋白酶的热稳定性,为推动角蛋白酶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摘要:高强复合材料的低位错存储性能及其引发的强塑倒置问题阻碍了该系列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新颖的形变驱动冶金方法,设计了一种巧妙的具有粗细晶粒异质结构的纳微混合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基于背应力理论对累积的几何必须位错和晶内分散的SiC颗粒进行调控,使得背应力与外在施加应力保持动态平衡.这是本策略实现材料强塑性协同的关键.所设计的SiC_(5np-5μp)/Al复合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和均匀伸长率分别为324 MPa和12.9%,达到SiC_(10μp)/Al抗拉强度的181%,而塑性仅损失了约3%.因此,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背应力优化的强度-塑性协同新策略.
摘要: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宜居性带来重大影响,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适应性策略,有助于提升典型区域的宜居性,减轻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广东省深圳市为例,分析了2008-2022年气温、风速、空气质量指数、相对湿度等多种气候因素的变异规律,利用熵权法建立了宜居指数评估模型,分析了宜居指数的变异规律,明确了宜居指数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区尺度区域相应的适应性优化策略,最后验证了适应策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近15年来,深圳市宜居指数呈下降趋势,从非常宜居下降到比较宜居,风速下降、气温升高和紫外线增强是导致其宜居指数下降的主要环境控制因子。民居适应性建造与改造和社区绿化可明显提高社区尺度区域的宜居性,但仍无法改变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宜居指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建设者、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调查扬泰地区重症病房护士同情疲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同情疲劳量表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等对扬泰地区13所二甲以上医院的44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扬泰地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同情疲劳处于中度水平。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同情疲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月值夜班数、心理减压培训是同情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同情疲劳处于中等水平,同情疲劳受较多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给予有效干预及关怀支持。
摘要:目的 探讨生活完全自理或轻度失能的社区老年人对远程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提高社区老年人远程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ano模型分析技术自行设计社区老年人远程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方便抽样的251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各项远程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结果 Kano属性频数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对每个Kano类别有特定的个体属性偏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远程护理服务需求各项目总强度为52.59%~68.13%,满意度52.48%~67.21%,重要度14.88%~36.44%;“远程一键通紧急呼叫器”及“远程紧急救助安排”2项为期望型需求,“远程生活需求呼叫”及“远程护理需求呼叫”2项为无差异型需求,其余11项均为魅力型需求.在象限分析图中,所有远程护理服务内容均为魅力属性.结论 生活完全自理或轻度失能社区老年人对各项远程护理服务需求均呈积极态度,尤其是对远程急救护理的需求,医疗决策者及护理管理者可根据社区老年人服务需求提供相应远程护理,改善护理质量,提高老年人满意度.
摘要:背景目前老年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且衰弱与冠心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及早识别衰弱,可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衰弱有多种评估方法,目前衰弱表型较为常用,但需要进行体能评估,耗时耗力,FRAIL量表则完全基于患者自我陈述,简单易行。目的探讨FRAIL量表对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的筛查价值,并计算最佳临界值。方法选取2017年5—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一般资料,采用衰弱表型、FRAIL量表进行衰弱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FRAIL量表筛查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状态的最佳临界值,分析其临床价值。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有效回收率为96.2%。结果 FRAIL量表筛查老年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95%CI(0.811,0.906),P<0.01],最佳临界值为2分时,约登指数为0.584,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72.5%,阳性预测值为45.1%,阴性预测值为95.2%。FRAIL量表与衰弱表型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值为0.438,P<0.01,提示两者存在中度一致性;FRAIL量表和衰弱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RAIL量表与衰弱表型呈中度相关(r=0.668,P<0.01)。结论 FRAIL量表筛查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的最佳临界值为2分,筛查价值较好,简单易操作且省时,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摘要:覆盖层厚度设计是建设水下盾构隧道的关键环节之一。覆盖层厚度过小,围岩在施工扰动下易发生失稳,引起塌方、突水等灾害;覆盖层厚度过大,则会对工程预算与工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文献调研,结合已有实际水下盾构隧道工程案例,对现有合理覆盖层厚度设计和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与总结。得出:1)水下盾构隧道设计方法主要分为理论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2)根据隧道结构稳定分析侧重点不同,理论分析法可分为考虑抗浮稳定性设计方法和考虑掌子面稳定性设计方法;3)现阶段水下盾构隧道合理覆盖层厚度的设计方法多基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实际工程工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且未能全面考虑复杂建(构)筑物环境、施工工艺以及隧道自身结构特性的影响,覆盖层厚度的研究深度和设计方法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提高;4)目前,富水环境下盾构隧道最小覆盖层厚度的研究内容已较为丰富,但与实际工程的结合较为困难。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考虑施工的经济性、施工流程、复杂环境条件、结构寿命及智慧建造平台等方面。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