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凌浩恕"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辐射供冷地板表面温度简化计算新方法
收藏 引用
《太阳能学报》2015年 第2期36卷 496-501页
作者:李清清 陈超 张叶 蔺洁 凌浩恕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青岛266109 
基于目前关于地板结构层热工性能的二维数值计算方法和解析计算方法的结果对比分析,采用当量热阻法提出相应的修正计算式,由此形成一种可适应于供冷工况地板结构层热工设计的半解析简化计算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快捷地评价所设计的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光温室三重结构相变蓄热墙体传热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 第21期29卷 166-173页
作者:管勇 陈超 凌浩恕 韩云全 闫全英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兰州730070 北京建筑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针对目前国内日光温室墙体在热工性能设计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该文提出了日光温室三重结构相变蓄热墙体构筑方法;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关于该结构墙体传热性能分析方法及其评价指标。分析结果表明:1)三重结构墙体有着较好的蓄放热性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洁供暖储热技术现状与趋势
收藏 引用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0年 第3期9卷 861-868页
作者:凌浩恕 何京东 徐玉杰 王亮 陈海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北京100864 
推进北方地区建筑冬季清洁供暖,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目前清洁供暖技术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其中集成储热技术的清洁供暖技术是研究热点。为了全面分析清洁供暖储热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分析并总结了清洁供暖技术、储热技术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o_(3)O_(4)/CoO氧化还原反应储/释热动力学特性
收藏 引用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年 第5期10卷 1701-1708页
作者:韩翔宇 王亮 葛志伟 凌浩恕 林曦鹏 陈海生 彭珑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35 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贵州毕节551712 
Co_(3)O_(4)/CoO体系因其较高的储能密度和良好的反应特性,在中高温热化学储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的氧浓度和加热/冷却速率对Co_(3)O_(4)/CoO体系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还原反应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原高寒地区可再生能源与储能集成供能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年 第4期8卷 678-688页
作者:孙雯雯 徐玉杰 丁捷 李瑞民 凌浩恕 谭雅倩 陈海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面向高原高寒地区对稳定供热和供电的迫切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与储能集成供能系统。该系统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系统、储电装置以及集成控制系统,实现了多种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蓄冷蓄热技术应用现状
收藏 引用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0年 第6期9卷 1847-1857页
作者:王俊 曹建军 张利勇 刘亚奇 凌浩恕 徐玉杰 王亮 周学志 谢宁宁 陈海生神华国华(北京)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5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科储能(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190 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贵州毕节551700 
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设计容量偏大、运行效率降低、耦合可再生能源系统安全性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蓄冷蓄热技术被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相关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